奋楫搏浪潮头立 征程万里势如虹

—南谯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1-01-18 10:16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

2020年,南谯区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南谯区从城区到镇村、从企业到机关、从社区到校园、从工地到圩堤,“天使白”“橄榄绿”“公安蓝”“志愿红”都成为“战袍”,“黄马甲”“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向险而行,构筑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坚固防线。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汛情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南谯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1+5+N”总体工作思路,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新成果新进步,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了良好条件。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财政收入达25.5亿元,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

稳发展 经济产业活力十足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招大引强不断突破、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一项项崭新的成就,让前行信心更充足,步伐更坚定。2020年,南谯区抢抓机遇、创新路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狠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强基础补短板提质扩量,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工业产业稳步向前,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实现技改投资8.3亿元,获评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先进区。新增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3家。西交大科技园获批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联水泥获评全市“十强”工业企业,成功建成全省首个5G智能数字化矿山,在全国绿色矿山遴选中排名第一;瑞联科技获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零的突破;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市级6家。荣获2019 年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二类县(市、区)第1名。

项目攻坚快速推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持续在招大引强上用力发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145.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超越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20亿元的江阴科利达电路模组、10亿元的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9个、新竣工30个;列入市攻坚行动项目新开工39个、新竣工27个,实现省网到位资金8亿元,圆满完成攻坚任务,获评2019年度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先进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获评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电商销售额超20亿元。高教科创城获批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成立全市首家县级旅游和文化行业协会,施集镇“井楠茗宿”一期项目建成对外开放,阿尔卡迪亚酒店投入运营;金鹏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悠兰山蓝莓园入选首批省级休闲旅游点,大柳镇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施集镇井楠村、大柳镇曲亭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施集镇被评为2020年中国慢生活小镇,“清泉煮茗 茶香施集”获得安徽省首届十大最美茶旅线路;九天峰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列入4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

园区平台能级提升。高教科创城强化基础建设,全面完成凤栖湖公园等配套工程,推进滁河水系科创城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2910亩承接片区的土地平整及水电气工程,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高教项目招引取得重大突破,安徽科技学院研究生院签约落地;获批省级青年创业园(A类2级)等省级品牌。南谯经开区铺设12公里基础配套管网,新建园区绿化3万平方米;推进165亩闲置用地项目开工建设,盘活闲置厂房7.68万平方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沙黄工业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南谯区全力抗疫情战汛情,出台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意见,解决用工3015余人、免征社会保险费9361万元、减税退税1.98亿元,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80多个,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到正常水平,复工复产工作连续四天被安徽新闻联播报道,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回升、稳中向好的特征。

创新举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改革无穷期,创新无止境。2020年,南谯区以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汇聚创新智慧,优化改革创新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如今,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南谯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完成111项年度改革事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试点改革,做法、成效在全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得到充分肯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8件,居全市前列。智慧社区安全防范综合应用平台研究与示范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主城区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市率先实施开展工程建设承诺审批、容缺审批改革工作,明确33个区级工程建设项目容缺材料清单;积极开展“双对标”活动,打造“亭满意 谯头堡”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同时,全力做好“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工作,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2.15天,平均申请材料压缩至2.99份;持续推进综合医改工作,在全市率先上线运行“智医助理”系统。扎实开展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腰铺养老服务中心、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申报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单位。

开放合作持续扩大。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南京浦口区共同成立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南谯经开区与浦口高新区签订浦口—南谯合作共建产业园协议,注册资金5亿元的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组建。水利、教育、卫生等20个部门分别与浦口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初步形成“1+N”合作工作格局。与南京都市圈相关政府签署《深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

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创新实施“春笋”人才团队建设,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40人,1人入选省第六批“特支计划”创业人才,超越环保入选第13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3.4亿元,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成功申报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24家。西交大科技园滁州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麻栎能源林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和综合利用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要素保障更加坚实。加快推进重点承接地块的规划、征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3645亩土地已具备承接条件;实施12个批次3499亩增减挂项目,高效完成担子片区1580户、小红庙650户房屋征收任务,盘活闲置及低效项目14个。申报项目209个,落实104个、争取资金4.85亿元;入库非标和棚改专项债项目13个,到位资金6.57亿元。

聚合力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

固本强基,方能行稳致远。2020年,南谯区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等重大主题,统筹抓好学习培训宣讲工作,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开展宣讲活动600余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强化网络、宗教等阵地管理,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不断巩固。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牢“重品行、重实绩、重适配”导向,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征迁、防汛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提拔重用34名、职级晋升84名表现突出的干部;注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提拔“80后”干部51名,“90后”干部6名;评选2019年度“动车团队”7个、“出彩干部”20名,已提拔使用18人。积极用好用活职级并行政策,以激励担当作为而晋升职级的干部,相关做法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的肯定。

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1+N”个性化清单,坚持基层党(工)委书记领办党建创新项目,每季度开展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扎实开展“红色汇治”工程,打造24个“红色驿站”和“红色议事厅”,建成银花西村等“红色物业”示范点8个,城市党建工作得到了中组部调研组肯定。

狠抓作风建设。出台《南谯区重点工作季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评选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40人。创新成立了区抓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组,分别由区委常委任组长,建立了相关制度,紧盯不落实的人和事,加大调度、督办、通报力度,累计发布通报93期,提醒、约谈38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推动警示警醒工作常态化,开展“咬耳扯袖”1450人次。组织开展六届区委第七轮巡察,实现六届区委巡察全覆盖。新区医院、菊香苑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展宏图 村美民富宜居宜业

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8个省级森林村庄、16个特色亮点实践阵地……一座座景美人和的村庄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南谯的每个角落,诗意乡村无处不在,善美乐居跃然眼前。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推进有力。粮食实现丰产丰收,总产达21.5万吨。大力发展滁菊、茶叶、麻栎、功能农业等特色产业,围绕每个镇有一个亿元农业项目、一个亿元农业产业、一个亿元农业企业“三个一”目标,大力招引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项目,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推深做实“村企联建”工作。实施结对共建项目33个,全面消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村,50万元以上村达28.6%。“金玉滁菊”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西涧春雪”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区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4个,总数位居全市前列。农村电商蓬勃发展,获评省级电商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完成52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 98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造林1.27万亩、森林抚育5.1万亩,创建8个省级森林村庄。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禁捕退捕任务全面完成。落实全时段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记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完成南谯新区25公里路网、40公里自来水、30公里污水主干管网工程建设。文华路、康庄路等一批城市干道、皇庆湖科技小镇北部片区路网及配套设施全面完成。皇庆湖景观工程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提升改造背街小巷7条,G345线黄泥出口至西阳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109公里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建设完成。新开通运营3条公交线路,进一步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

文明创建成果丰硕。投入1亿元全面实施硬件改造和环境提升,举办各类文明创建活动3500余场,为滁州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突出贡献。高质量完成17项重点惠民工程;推行“大物业”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无物业小区物业全覆盖;建设东方樾小区文明实践长廊、姑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16个特色亮点实践阵地,形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角-亭”全覆盖空间布局。珠龙镇北关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城乡环境全面整治。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设2.7万平方米。完成创业中路280余散乱经营户整治清理,疏导转移各类经营点100余户。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永乐小学垃圾分类体验馆投入使用。累计投入2.5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一镇一村一带一园”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工程,完成农村改厕2179户。井楠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保民生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2020年,南谯区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手抓“富口袋”,一手抓“富脑袋”,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精彩答卷。

脱困质效持续提升。紧盯“354+N”问题整改,大力实施“抗补促”专项行动,剩余8户25人全部高质量脱困。投入798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建成扶贫产业项目4个,着力做好消费和就业扶贫,强化综合兜底保障,持续巩固困难群众帮扶成果。建立健全防范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坚持做到“四个不摘”,坚决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年民生投入25.1亿元,精准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为民实事。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扩面工程,铺设自来水管网220公里,为1.2万人解决饮水困难;高质量完成五星家园、清流丽景等6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任务,得到省政府高度肯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

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28元/月,累计发放各类生活、救助补贴超3300万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410套住房建设,完成危房改造23户。全面完成残疾人“一站一家”建设任务,完成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工作,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

持续推进文教繁荣。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和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南3所学校建设,新建智慧学校11所、完成无证园治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试点、职业教育1+X证书试点工作;中考和对口高考均创历史最好成绩。成功承办全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网球等3个项目赛事,2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示范校。完成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建设,章广镇成功创建全省首个“无小耳朵”示范镇,承办全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创作暨境外卫星电视管理培训现场会。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健康南谯”建设,积极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完成新区医院主体工程,同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完成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完成3个养老服务中心和24个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健全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机制,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

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力推动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印发《南谯区“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各类专项检查72次,排查风险隐患672处,筑牢生产安全基础。“最多投一次”改革取得实效。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年共立案查处65件。

创新做好矛盾纠纷化解。成立全市首家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共化解民商事纠纷4987件,涉及金额14.32亿元,为近百家企业纾困解难,商会调解“南谯模式”在全省推广。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六清”行动,完成11起涉黑涉恶案件判决,查处伞、网问题8件8人。加快推进“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坚持群防群治。

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组组鲜活数据记录着南谯区的发展成就,张张开心笑脸见证着南谯人的幸福生活,件件民生实事彰显南谯区的执政理念和爱民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谯区在创造美好生活征途上,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毅力和勇气,努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