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看滁州:蔚然深秀

——人民网融媒体系列报道之七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19-11-07 09:49来源:滁州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滁州,素有“吴风楚韵,气贯淮扬”之美誉,在数千年的岁月更迭中,积淀了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蔚然深秀,源远流长。在浩瀚无垠的中华文明中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

在历史的长河中,滁州文化名人灿若星辰:西晋“八王之乱”时,琅琊王司马睿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而得名;唐德宗年间,滁州刺史、诗人韦应物留下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经典诗句;北宋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历经十多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清朝全椒人吴敬梓写出了中国首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声名远扬……

在古老的土地上,滁州文化遗址鳞次栉比:在林壑尤美的琅琊山,不仅有蜚声中外的醉翁亭,还有苏轼、祝枝山、赵孟頫、文征明等历代名家书写的摩崖石刻上百处;在朱元璋故乡凤阳县,明皇陵宏大森严,鼓楼气势宏伟,中都古城巍峨壮丽,成为明朝南京和北京两座都城的蓝本……

凤阳花鼓

在岁月的积淀下,滁州文化艺术绚烂多彩:凤阳花鼓源于明代,融歌、舞于一体,享誉海内外;全椒民歌曲调多样、风格各异,有的高亢明亮,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婉转抒情,备受群众喜爱;明光流星赶月舞蹈艺术,红灯蜿蜒,势如流火,似飞光流萤,别具风味;还有秧歌灯、兰花灯、端鼓、白曲等文曲艺项目如繁星闪烁……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一个地区凝聚力、向心力的象征。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

近些年来,滁州在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地方文化上下功夫,成效卓著。

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

在滁州,文化传下来了:每年正月十六,全椒县万人空巷,数十万人争相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人山人海,蔚为壮观,这就是传统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千余年来,传承至今……

“出彩滁州人”文化活动

在滁州,文化活起来了:中国农民歌会、“出彩滁州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文化活动品牌,创作、编排、展演一批弘扬地域特色文化的优秀作品,深受群众欢迎……

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现场

在滁州,文化走出去了:滁州将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琅琊山、小岗村、中都城广迎八方来客,南谯区乌衣镇、定远县炉桥镇、凤阳县临淮关镇,腰铺文旅小镇、襄河儒林小镇、釜山玩具小镇游客络绎不绝……

琅琊烟雨

几个月前,滁州正式跻身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省级文化名城——凤阳县,千年古县——全椒县,千年古镇——南谯区乌衣镇、定远县炉桥镇、凤阳县临淮关镇,安徽历史文化街区——遵阳街、北大街、金刚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小岗村。

站在新的起点上,滁州历史文化传承已然开启新的征程,必将登上更高的高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