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直播时间:2021年10月29日

直播地点:滁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

直播嘉宾:滁州市统计局综合科科长兰碧云同志

主办单位:市统计局

承办单位:市新闻办

访谈简介:主要是介绍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文字实录

间隔

手动 自动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问题导向、狠抓落实、力保预期,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新型动能培育壮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59.17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一产增加值145.05亿元,同比增长11.4%;二产增加值1294.34亿元,同比增长12.2%;三产增加值1119.78亿元,同比增长12.6%。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269.9亿元,同比增长13.6%,居全省第4位,比去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1.0、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蔬菜产量77.9万吨,增长5.3%;肉类产量同比增长28.1%;水产品产量26.8万吨,同比增长4.3%。

2.工业生产形势平稳,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居全省第10位,以两年平均增速看,年均增长9.8%,居全省第7位。从高质量发展情况看,高新、战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1%,居全省第6位,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7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5.2%,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3.3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46.4%。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前列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8.7%,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从三次产业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108.1%;二产投资同比增长16.9%;三产投资同比增长19.0%。房地产开发投资48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19.5%;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9.1%;竣工面积同比下降3.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6.2%;销售额同比增长26.3%。

4.市场消费增幅明显回升,位次居前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2亿元,同比增长30.9%,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从城乡结构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5.5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407.3亿元,同比增长3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7亿元,同比增长24.7%。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4.1亿元,同比增长40.2%。

5.财政收支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19.8%,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114.7亿元,占全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6.2%,比重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财政支出350.6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民生支出294.7亿元,同比增长3.9%,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4.1%,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6.金融存贷款保持较高增速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90.2亿元,增长14.4%,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60.2亿元。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2049.0亿元,同比增长14.7%;非金融企业存款872.9亿元,同比增长14.2%。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322.8亿元,增长15.6%,高于存款1.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05.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525.6亿元,同比增长13.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797.1亿元,同比增长17.8%。

7.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42.4亿美元,增长57.8%,高于全省21.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34.4亿美元,增长70.9%,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2位。利用外资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外商直接投资12.6亿美元,增长10.8%,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

8.居民消费价格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6%。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9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个百分点,衣着类上涨0.6个百分点,居住类上涨0.6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个百分点,食品烟酒类上涨0.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服务类下降1.4个百分点,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5.2个百分点。

9.居民收入增幅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42元,增长11.5%,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62元,增长10.7%,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3元,增长11.8%,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全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复杂,经济恢复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依然突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下阶段,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

同期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559.17

12.3

第一产业

亿元

145.05

11.4

第二产业

亿元

1294.34

12.2

第三产业

亿元

1119.78

12.6

二.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原盐

1022760

-11.3

大米

947143

-33.3

白酒

千升

4784

-1.1

卷烟

万支

1106054

0.2

复合木地板

平方米

13375293

-41.7

农用化肥

98580

1.6

水泥

10316833

11.7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1259486

14.5

多晶硅

千克

1405414

-70.8

发动机

千瓦

19016931

27.7

钢化玻璃

平方米

1083063

-23.0

光缆

芯千米

1216040

95.0

冰箱

4209709

-5.0

空调

633328

-21.9

彩色电视机

2561159

-23.2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93.2

30.9

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214.1

40.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

 

 

城   镇

亿元

885.5

32.5

乡   村

亿元

207.7

24.7

四.财政收支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04.2

19.8

财政支出

亿元

350.6

5

五.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42.4

57.8

出   口

亿美元

34.4

70.9

进   口

亿美元

8

18.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12.6

10.8

六.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18.7

第一产业

亿元

108.1

第二产业

亿元

16.9

第三产业

亿元

19

其中:房地产开发

亿元

480.8

22.8

七.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3590.2

14.4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亿元

3322.8

15.6

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当   月

%

100.8

0.8

累   计

%

100.6

0.6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742

11.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862

10.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93

11.8

十.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80.1

14.4

其中: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28.8

15.1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