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2023年度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

2023年度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

直播时间:2024年5月16日

直播地点:滁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

直播嘉宾: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林昌

主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单位:市新闻办

访谈简介:主要是发布2023年度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

文字实录

间隔

手动 自动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2023年,滁州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工作,努力推动滁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面我就滁州市2023年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向大家介绍如下:

2023年,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滁州市4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2个酸雨监测点,10个降尘监测点,滁州市淮河流域的淮河、天河、池河、白塔河、老白塔河、濠河,长江流域滁河、来河、沛河、襄河和清流河16条河流24个监测断面16个湖库,滁州市的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滁州市62个城市道路交通测点,114个区域环境噪声测点,14个功能区噪声测点开展了监测。具体环境质量状况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规定,参加评价的污染指标6项,2023年,滁州市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8微克/立方米,符合一级标准20微克/立方米的要求;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25微克/立方米,符合一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的要求;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54微克/立方米,符合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的要求;细颗粒物年平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符合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一氧化碳年评价值为0.9毫克/立方米,符合一级标准4毫克/立方米的要求。2023年,滁州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属于良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79.5%,重度污染天数仅为1天。

2.降水

2023年滁州市降水pH值范围在5.6-7.2之间,pH年均值为6.2,在酸雨临界值(5.6)之上;全年没有出现酸雨现象

3.降尘

2023年滁州市及各县(市)共设置了10个监测点位,2023年各测点的年均值在30天、每平方公里2.3-3.7之间,全部达标。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2023年滁州市饮用水源地监测结果表明:滁州3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河流

淮河流域国控刘府河入天河湖口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好,与2022年相比,水质变好淮河干流国控小柳巷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与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另外,国控池河公路桥池河三河集池河南沙河白塔河化工厂老白塔河入湖口濠河太平桥6个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好,与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省控凤阳县淮河水源地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好,与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省控铜龙河龙岗断面秦栏河秦栏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Ⅳ类标准两个断面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长江流域国控滁河西赵村滁河陈浅沛河河口襄河大桥、清流河百道河清流河乌衣下清流河口7个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状况为良好;国控来河水口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Ⅳ类标准。国控清流河清流河口断面2022年相比,水质变好,其余7个国控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省控襄河入库口大马厂河清流河小沙河3个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省控小马厂河清流河盈福桥2个断面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Ⅳ类标准。省控大马厂河断面2022年相比,水质变好,其余4个省控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

3.湖泊(水库)

国控滁州城西水库、明光女山湖监测点,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国控明光七里湖、定远高塘湖监测点,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四个国控湖库监测点位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省控凤阳山水库屯仓水库陈郢水库平阳水库城北水库石坝水库赵店水库黄栗树水库沙河水库监测点,水质状况为良好。省控高邮湖釜山水库蔡桥水库监测点,水质类别为地表水Ⅳ类。所有省控湖库监测点2022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三、环境噪声

1.城市功能区定点噪声

在滁州市建成区按不同功能区分布情况共布设14个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14个功能区全年昼间达标率100.0%,夜间达标率96.4%。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2023年度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3.7分贝,监测点达标率为100.0%,昼间整体道路交通噪声环境为好。间道路交通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为58.3分贝,夜间整体道路交通噪声环境为较好。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023年度对滁州市建成区按1000米×1000米的网格布设了114个测点,其中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分贝,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居住、医疗、文教区)环境噪声标准;夜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46.8分贝,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环境噪声标准。

 

 

 

记者问答环节

问题1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是怎么监测的?点位布设情况如何?

答:滁州市自2002年开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那时仅有1个监测点位,现城区已有4个国控和2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分别位于南湖老年大学、市政府原办公楼、人大宾馆、图书馆、南谯政务中心和琅琊新区法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主要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等6个基本项目,每个小时出1组监测数据,数据通过网络及时进行发布,充分体现站点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起到全面监控、预报预警、考核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

随着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开展,我市4个国控空气站已上收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管理,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现“谁考核、谁监测”,保障用于评价、考核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受人为干扰。国控空气站日常运行维护和质控检查均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社会机构开展,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新”,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深入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顺提供科学支撑。

 

问题2:环境监测设施是否能够向公众开放,让市民更好的了解环境监测全过程?

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新时代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滁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围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为推动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不定期开展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各年级学生和广大市民可经过申请,走进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参观仪器设备、观摩样品分析,深入感受环保、体验环保、了解环保,为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我们共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