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5
    【字体:打印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全民健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11月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均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二、文件起草过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安徽省体育强省建设方案,市教育体育局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系统梳理问题短板,起草了《滁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初稿,收到省文件后,又及时进行了修改,先后征求了22个市直有关单位和8个县(市、区)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互联网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建议,12月3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召集相关部门征求意见,讨论充实后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实施计划(送审稿)》。12月3日,市司法局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12月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加富有活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4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2%。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亿元。

    四、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文稿分为三大板块、14个部分。

    在第一板块总体要求中,明确了“十四五”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二板块为主要任务,包含8个部分。分别对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进行阐述和部署。

    第三板块为保障措施。该板块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全民健身安全保障、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四个方面,确保《实施计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保障措施

    1.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赛事活动,创建“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赛事品牌

    3.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建设市、县两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并实现经常化服务。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

    4.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县、乡两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不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向基层延伸。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5.促进重点人群活动开展。主要是促进青少年、老年人、职工、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和农民等人群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6.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卫融合、促进体旅融合,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解读人:滁州市教育体育局群体科科长 郝艳艳 30261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