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解读】解读《滁州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23 15:46
    【字体:打印

    一、起草背景及意义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火灾、爆炸等各类灾害事故仍处在易发多发时期,高风险的城市与低设防的乡镇并存,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影响消防安全的因素增多,传统和非传统、新老消防安全问题交织叠加。经综合分析研判,全市消防安全形势存在三项差距、两类风险、三大机遇,即:统筹消防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有差距、构建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有差距、全面应对复杂灾害事故形势有差距,重点行业领域风险仍然突出、城乡消防风险隐患存量较大,积极融入长三角的消防发展先机、安全民生需求蕴含消防工作契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消防创新良机。

    因此,科学编制和实施滁州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率先从法规制度层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总体谋划,系统解决影响和制约滁州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对于确保我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十分迫切、也很有必要。

    二、起草过程

    为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组织编制了《滁州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规划》,先后两次征求了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8月14日经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12月2日,市司法局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12月6日,经市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三、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落实防消结合。紧盯消防安全“灰犀牛”事件,加大火灾事故多发领域、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的地区消防安全治理,切实降低火灾事故概率。警惕消防安全“黑天鹅”事件,切实提高综合消防救援能力,着力夯实城市防灾减灾基础,全力做好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准备,防消结合,实现最大限度减损。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对标《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城市发展和消防工作中长期目标,按照消防工作应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工作阶段性目标和措施,优化消防安全布局,夯实消防基础设施,完善火灾防控体系,谋划破解制约滁州消防事业长远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难题。

    三是坚持转型升级,推进改革创新。针对转隶后的新职责、新使命,结合消防执法改革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推动消防改革政策全面落实落地。通过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改革消防监管模式、优化应急救援装备结构、应用信息化技术、引导社会化消防服务等手段,推进滁州消防工作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具有滁州特色的“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机制,优化整合消防救援力量,充分发挥消防队伍主力军、国家队的尖刀作用。

    四是坚持立足滁州,区域协同发展。立足滁州发展战略定位和滁州消防工作实际,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不断拓展等给火灾防控带来的新问题。打破行政壁垒,主动作为,合作共享,积极融入长三角消防安全工作,力求在“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消防安全布局优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救援协同作战等方面建立新机制,探索同南京、合肥、扬州、马鞍山、蚌埠、淮南等周边城市共建“消防救援协作圈”建设思路。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强化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消防安全责任,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社会中介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培训教育等领域市场化运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培育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消防安全工作格局。

    四、主要目标

    一是火灾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有效预防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控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不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火灾事故,降低一般火灾事故的数量,确保10万人口(含流动人口)年火灾死亡率低于0.16。

    二是民众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广泛开展以普及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为主的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实现对社会民众消防安全教育的全覆盖,确保消防常识知晓率达85%,消防安全软环境显著提高。

    三是全市火灾风险明显降低。全力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全市乡镇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高风险区域和重大活动火灾风险监测管理,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物流仓储、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老旧场所、新材料新业态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城市火灾风险明显降低。

    四是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人口、经济的聚集程度与分布状况,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化消防安全布局,严格审批各类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的场所或设施建设用地,减少火灾风险源。

    五是综合消防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补足消防站“欠账”,多渠道拓展城市消防水源。加快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完善政府专职消防员的各项招录和管理制度。推进多灾种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和消防战备物资保障站建设,强化装备配备和救援能力。

    ——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力推进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围绕消防救援实战需求,建设统一的消防救援大数据库和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加快“智慧消防”和“智慧救援”等相关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消防工作信息化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是不断完善全市重大火灾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严控准入、腾退高风险企业,优化消防安全布局;以补足消防站“欠账”、新建消防水源、畅通消防车道和提升消防通信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贯彻《滁州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隐患“自知自查自改”体系;加强物防技防和机制建设,严控“老幼古标”、“高低大化”、老旧小区、“三合一”等重要场所火灾风险;对新材料新业态相关产业加强火灾风险评估和持续高压的隐患整治措施;构建“一镇一委一站、一村一队一员”的防灭一体乡镇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高标准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广泛搭建数字化信息化消防宣传平台。

    二是全面提高各种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打造专业救援队伍,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和开展联合综合演练,不断提升各类灾害综合救援能力;完善综合消防救援指挥体系,完成“全流程、全要素”一张图作战指挥应用系统;健全战勤保障体系,实行集中保障、分片供给,充实物资储备;夯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础,完成全市所有建制镇乡镇消防队达标建设,推广“1310”灭火救援模式。

    三是深入推进消防工作改革。推进出台消防地方立法工作,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法制体系。推行监督检查“无事不扰”、“码上回访”执法评价系统等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升消防服务效能;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推行“智慧监管”、推广“互联网+”监管、实施“信用监管”;引导消防技术服务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承担部分公共消防安全服务职能;深入推进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一案三查”,严肃追究责任有关行业、部门及基层组织等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五、保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加强本规划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领导,加强对消防重大问题的研究,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将规划实施进展纳入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年度工作考评,推动规划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本地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建设规划实施。

    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任务,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推动规划具体工作落实,协调解决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推动工程项目建设。市消防救援支队统筹协调推动本规划实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权限内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批并下达投资计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消防救援站等项目做好空间规划,预留规划建设用地,建立规划审批时同步配套建设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工作机制,保障消防站建设落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落实本规划确定的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主体责任,完成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拆迁以及市政条件提供,协调办理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各种手续,加快建设步伐。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资金保障力度,将消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在资金上保障本规划的实施,使消防规划落到实处。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城市建设资金,多渠道筹集落实经费,增加消防规划建设投资渠道。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法规、政策方面予以支持,同步出台相配套的规划、标准规范和管理规定,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本规划任务有效执行。全市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增强公众对规划和消防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发动公众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形成关心、支持、参与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推进规划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