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滁州高新区实施“一区一带多园”管理体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18 10:10
    【字体: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秘〔2021〕87号)精神,更好发挥滁州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滁州高新区实施“一区一带多园”管理体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承担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主体责任,举全市之力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全力将滁州高新区打造成全市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级统筹、园区主导。以科技部建设电子围栏为契机,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开放联动、体制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我市创新驱动发展重要增长极。由市级层面统筹规划,滁州高新区和各产业园管委会负责推进落实各项工作。

    (二)坚持产城一体、协同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核心,认真落实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国科发火〔2021〕28号)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优化发展空间、居住、就业、交通功能布局,和谐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探索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和谐发展格局。

    (三)坚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统筹配置全市优势资源,推进“一区一带多园”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促进各创新创业载体紧密合作、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三、总体布局

    推进“一区一带多园”全市布局,滁州高新区管理面积为200.98平方公里,总体布局如下:

    “一区”。即依托滁州高新区,将中新苏滁高新区、琅琊经开区、南谯经开区、来安经开区、全椒经开区、滁州高教科创城整体纳入其托管范围。

    “一带”。即打造天长、来安、南谯、全椒沿宁高新技术产业带。

    “多园”。即原滁州高新区产业园、中新苏滁高新区产业园、琅琊经开区产业园、南谯经开区产业园、来安经开区产业园、全椒经开区产业园、滁州高教科创城产业园。其中,原滁州高新区产业园管理面积83.93平方公里(含铜城工业园、汊涧工业园、杨村工业园、仁和工业园、金集工业园,广陵街道片区、新街片区、石梁片区、万寿片区、金牛湖片区)。中新苏滁高新区产业园管理面积35.49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城东工业区、至扬子路,南至创业路,西至滁州老城、至上海路清流河桥,东至马滁扬高速。琅琊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12.22平方公里,主园区四至范围:北至淮北路-金山路-安庆路-永阳路、南至世纪大道、西至将军山路、东至上海路-铜陵路-南京路以西区域;建材园四至范围:北至现状干渠区域、南至北外环、西至腾飞路、东至104国道;中小企业园:西至南京路、东至上海路、中学路两侧区域;城南4S店:北至东坡路、南至龙口路、西至丰乐大道、东至南直隶路。南谯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9.74平方公里,乌衣园区四至范围:北至安宁路,南至滁宁大道,西至康庄路,东至吴港路;腰铺园区四至范围:北至京华园、南至洪武路、西至丰乐大道、东至南屏路;城南园区四至范围:北至龙蟠大道、南至敬梓路、西至金陵路、东至凤阳路。来安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23.6平方公里,分2个片区,汊河片区四至范围:北至王桥路,南至滁河,西至104国道,东至天河;来城片区四至范围:北至北环路,南至胜利路,西至宁洛高速公路防护绿带,东至陈郢路建阳南路。全椒经开区产业园管理面积25.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新城大道,南至襄河,西至大西环,东至滁州大道。滁州高教科创城产业园管理面积10.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北至洪武东路,南至文瑞路,西至皇庆湖路,东至皇庆湖。

    四、体制机制

    (一)加强领导。成立滁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科技、统计、发改、经信等相关市直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科技局、滁州高新区设立联合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滁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各园区明确专人配合做好具体工作。

    (二)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滁州高新区关于双招双引、园区建设、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不断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推动跨区域配置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


    2022年11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