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帮助 用法守护
——我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综述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宁幸福,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抵抗诱惑能力不强,比较容易误入歧途。
近年来,我市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持续开展干预矫治,加强打击治理和品行引导力度;持续开展后置帮教,帮助失足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健康成长。
预防为主
源头引导正确道德品行
3月10日,全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奋力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迈上新台阶。
我市切实打造各类工作阵地,夯实“护苗”社会基础。办好主题活动,开展征文、讲故事、演讲、网上答题4项比赛,吸引全市20余万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凤阳县利用校内资源将学生阅读打卡图片进行分享,全椒县组建家长绿色阅读志愿者队伍。
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防为主、防为上”理念,积极参与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三级预防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有力举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严防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案事件。
今年以来,各地充分依托“法治副校长”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反赌博”“防校园欺凌”“反电诈”等知识。民警通过真实案例,以案说法,以事讲法,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避免违法犯罪。
强化网络治理,营造“护苗”清朗空间。全市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观看公益视频、网络安全视频,宣传文明上网,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结合“江淮净网”“清朗亭城”等专项整治,营造绿色健康网络文化环境。
精准防控
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前不久,我市某地接到报警后,快速破获一起教师办公室盗窃案件,涉案手机12部、现金1万余元。记者了解到,我市坚持“优先受理、及时立案、快速侦办”涉校案件,确保第一时间侦办快结,消除社会不良影响,最大限度维护校园及广大师生安全。
为确保校园安全,全市1036所学校均开展“护学岗”活动。在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安排民警在学校门前维持秩序,切实做到“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全市125个派出所1453名社区(驻村)民警,深入全部校园持续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工作。
同时,大力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网吧、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上网、利用赌博机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对网吧、电竞酒店等行业开展监督检查,宣传《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倡导文明绿色上网。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公安机关推动落实每案必研,确保快侦快破。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盗窃犯罪,完善数据库建设,提升打防质效。加强与周边地市数据互联,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并已取得良好治理效果。
此外,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宣传微视频、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不断丰富法治宣传载体,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进学校、社区、医院、乡村等,围绕防性侵、防欺凌等主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800余次,8万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接受教育。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社会调查425次,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跟踪帮教等举措,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对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的涉罪未成年人和受侵害未成年人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68份,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矫治帮教
帮助失足少年回归社会
由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还在形成阶段,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选择正确的矫正方式很重要。我市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推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不抛弃、不放弃。
为强力推进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送教工作,我市8个县(市、区)政府均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规范送教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送教经费500余万元。各县(市、区)坚持“属地管理、层层落实”原则,实时跟踪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帮教情况,形成宽严并济、打防并举的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合力。
各县级专项办牵头,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和公安、教育(学校)、妇联、团委等部门人员,对被送到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的未成年人,开展集中“暖心家访”活动,同时送上普法大礼包,提高未成年人及其家人“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各级检察院设立未检专门机构,成立“向日葵工作室”,打造“一体化”办案模式、“一站式”救助模式、“一盘棋”帮教模式、“一张网”普法模式。其中,定远县人民检察院“向日葵工作室”未成年人一站式救助机制,获评安徽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品牌,被最高检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针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群体,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心理健康、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学习、培训、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方面服务,为稳定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服刑情绪、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立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我市为帮助解决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针对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突出“挽救”与“矫治”有机结合,构建完善有效的教育矫治体系,让他们感受社会温暖、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