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2-07 09:59
    【字体:打印

    南谯区、琅琊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滁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24年2月1日  

    滁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国家试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商务部、住建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商流通函〔2021〕176号)等文件精神,扎实做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工作,结合滁州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社区居民服务对象,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通过多业态集聚形成社区商圈;以滁州市建成区为实施主体,建设改造生活品质高端、消费快捷便利、服务细致高效、场景智慧创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亭城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建设改造10个试点便民生活圈。试点时间为2023-2024年,共两年,建设改造南谯区发能国际城社区、琅琊区三里亭社区等10个试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二)推广建设改造53个便民生活圈。力争到2025年底,推广建设改造滁州市建成区其他53个社区,80%以上社区达到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三)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建立健全社区、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的便民生活圈共商共管机制,培育2-3家便民生活圈专业管理运营机构,圈内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规划布局。

    结合滁州市建成区人口分布、消费习惯等特点,完善《滁州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6-2030年)》。按照新建社区、已建成社区、产业园区等不同社区属性,突出“便民”与“宜居”相统一原则,科学编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及各生活圈子方案,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项目清单,明确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点位、建设规模、业态结构、功能要求等,指导琅琊区、南谯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研究、规划和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改造工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均需琅琊区、南谯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落实,不再重复列出)

    (二)丰富商业业态。

    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让消费更便捷。鼓励社区便利店、超市等网点采取“一点多用”等方式,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度搭载维修、打印复印、家政服务等项目,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市邮政管理局)

    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根据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渐进式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凸显亭城文化底蕴,推动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助力社区居民消费升级。(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丰富居民消费类业态。聚焦居民反映日常需求多、相对短缺的业态,即: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等为主体,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补齐“一菜一修”(菜市场、小修小补),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升级改造,拓展服务业态,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服务“一老一小”(养老、托育),结合老年助餐、安心托幼、放心家政等民生实事工作,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健全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体系;加强社区托育服务机构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功能衔接,鼓励社区商业中心等场所建设母婴设施并悬挂引导标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

    (三)培育市场主体。

    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引导滁州大中型商贸企业输出品牌、标准、管理和服务,积极发挥以大带小作用,开放供应链、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进社区,为传统夫妻店、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鼓励发展社区商业运营主体。招引知名社区邻里中心、社区商业街等专业运营管理企业,鼓励街道社区与运营主体合作,支持商贸流通、健康养老、商业地产开发等领域企业在便民利民原则下参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投资建设和招商运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探索类公益性社区商业设施建设,更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四)提升服务能力。

    引导企业延伸服务功能。改造传统商业载体,引导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类社区商业网点提供搭载代收代发、家政服务等项目,实现“一店多能”。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

    推动智慧便捷服务应用。充分利用社区广场、停车场、闲置用房等场所,引入智能快递柜、智能冷冻柜、自助售货机等可移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弥补社区商业空间不足短板。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便利店、药店、家政服务站、美容美发店等)数字化转型,通过微信小程序、皖事通APP等提供信息查询、社区团购、线上购物等各类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邮政管理局)

    (五)引导规范经营。

    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加强商业设施日常管理,规范引导性标识标牌。在鼓励举办形式多样促销活动同时,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打击消费欺诈、假冒伪劣行为,落实商品和服务价格公示制度,促进社区商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鼓励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

    (六)促进商居和谐。

    推动“商居产”和谐,鼓励临近居住区商场向社区便民商业中心转型,满足居民在家门口“一站式”消费需求;鼓励社区商业和住宅相对分离,减少对居民生活干扰,实现商业与居民生活和谐发展。推进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发展,引入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建设集生产、工作、生活、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元配套设施,打造新型产城融合集聚区,实现商业与产业园区和谐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

    (七)加快就业创业。

    结合我市就业促进民生实事工作,支持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从事即时零售、餐饮服务、线上培训等平台衍生业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从事创意产业、个性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创新网红店、特色店、精品店。优先为零就业家庭、残疾人推荐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服务社区居民。尊重退休人员意愿,发挥其在文化艺术、专业技术等领域专长,鼓励量力而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有再就业需求的退休人员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人社局)

    三、实施步骤

    (一)谋划准备阶段(2023年9月-2024年1月)。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思路和“两年试点、一年推广”的要求,研究制定滁州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实施方案。

    (二)试点建设阶段(2024年2月-2024年8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城施策、一圈一策”的原则,按社区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左右可到达便利店、10分钟左右可到达农贸市场(菜市场)、15分钟左右可到达超市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4年9月-2024年12月)。探索以综合菜市场、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生活广场)、商业街、商圈为主体的推进模式,提升服务功能和品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

    (四)全面推广阶段(2025年1月-2025年9月)。聚焦补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丰富居民消费类业态,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市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建设试点工作,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琅琊区、南谯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要实行区长(主任)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各有关责任单位)

    (二)强化政策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市直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各地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制定本辖区具体支持政策。结合商贸流通业发展、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工作,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项目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加大微利业态经营支持力度,规范用电用气环节安装和收费行为,加强对微利、公益性业态给予房租减免、资金补贴等支持。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按相关规定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贯彻执行全国全省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严格落实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及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对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应急保供企业(含信用信息)依法依规提供信贷、保险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滁州市金融监管局)

    (三)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推广电子证照应用;简化社区店铺开业程序,装修施工、招牌设置实行备案承诺制,优化公众聚集场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流程。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情节轻微、无违法后果或后果较轻的,在法律法规允许幅度范围内给予适当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指导和帮助市场主体整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

    加强规范和监管,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督促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维护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和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四)强化跟踪评估。

    建立和完善关键指标统计制度,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店铺数量、网点增长情况、从业人数、居民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进一步摸清底数和实情。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和推广便民生活圈建设改造亮点经验、典型做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渠道,开展宣传推介,营造全体居民理解、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各有关责任单位)

    附件:试点社区项目进度安排表.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