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2-05-10 10:26
    【字体:打印

    为推进全市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发展,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办公室组织编制了《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2510日至202269日,意见请拨打电话或发送邮箱

    电话:3045560

    邮箱:cznwcyhb@163.com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滁州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

    滁州市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1-2025)草案解读

    一、总体目标

    2025年,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410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从“十三五”末的1320亿元增长到193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保障供给,做强现代种养业。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8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94亿斤以上,肉蛋奶产量达57万吨以上,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40万吨。

    )着力优化结构,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共作、道地药材、特色杂粮、果茶、食用菌、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天长芡实、定远生猪、凤阳贡米、全椒稻虾、明光艾草、来安蔬菜、南谯食用菌、琅琊蔬果等一县一特全产业链发展培育50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着力集约高效,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新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以上年产值10亿元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

    (四)着力产业融合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县3个,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0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达50亿元。

    (五)着力提质增效,发展乡村数字农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建成数字农业工厂30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50个,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00亿元。

    实施路径

    (一)推进土地规模化。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5%以上,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50%

    (二)加强组织企业化。积极培育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

    (三)加快技术现代化。坚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建设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12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0个以上,到202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5%

    (四)推动经营市场化。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天长大米、明光绿豆、凤阳贡米等争创区域公品牌着力打造小岗市域公品牌

    (五)提升服务社会化。坚持市场化导向,打造10个左右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新模式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调整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专班,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注重发挥各类绿色食品产业(企业)联盟(商协会)作用

    (二)强规划引领。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相关目标任务纳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定绿色食品产发展年度行动方案,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加强要素保障。建立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协同支农机制,保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用地,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模式,实施农业人才联合培训计划。

    )加双招双引办好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促进双招双引量质齐升

    加强监督考核。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落实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

    滁州市食品产业规划(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稿).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