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吴孝水解读】《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制定的情况
一、《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出台背景
2020年10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皖发〔2020〕18号)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为做好省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在滁州的贯彻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对滁州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部署。
二、《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若干措施>任务分解方案》主要内容
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中央文件精神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决定》基础上,按照可操作、能落地的要求,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大要素,以及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举措,共二十五项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包括扩大建设用地市场化供给,丰富产业用地供应模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第二个方面是促进劳动力要素顺畅有序流动。包括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构建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第三个方面是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包括推进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提高债券融资质量,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推动金融业交流合作。
第四个方面是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包括推进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完善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第五个方面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包括推进政府数据归集汇聚和共享开放,加强社会数据开发利用,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此外,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健全要素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要素交易平台及规则,优化要素交易公平竞争环境以及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
三、主要创新点
一是突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构建一体化要素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充分流动,提出了“加强与沪苏浙人力资源市场融合接轨,促进人力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加强长三角地区金融交流合作,支持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联合沪苏浙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等举措。
二是注重发挥试点探路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牵动性大的基础性改革,任务涉及制度的调整和创新,有必要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比如,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抓好国家新一轮改革试点工作”、“用足用好国家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省政策”、“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评标评审专家资源共享协同机制”等。
四、《若干措施》组织保障
一是提出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意义,提高站位,主动作为,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二是提出市级层面建立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机制,加强对重要改革任务的组织协调,各部门要积极与省直部门对接汇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三是提出各地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及时总结推广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