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滁州跨省界文化遗产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1-11-05 17:05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编者按:“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为王国维之纸上材料和地下考古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滁州学者张汝舟在此基础上提出传世文献、出土器物、曆日天象“三证合一”。王国维和张汝舟等大学者都极为重视实物与文献相印证的研究方法,并以此为研究路径,做出了突出性的贡献,开一代学术之典范。

滁州,开阜筑城始于隋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金陵锁钥”的地理位置,“吴头楚尾”的历史沿革,加之华夏南北文化在此交融,注定了滁州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决定了滁州文化基因的丰富多样。研究滁州跨省界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触摸更久远的滁州文脉、挖掘更深层的历史底蕴。

寒来暑往,物换星移,人世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幻,历史遗存俨然黄粱一梦,虽历经千年,仍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本版兹以罗志先生的《历数滁州跨省界文化遗产》一文,与诸位共享滁州大地上遗留的文化遗存。

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分野自清代康熙年间算起,不过300多年,从那时至今,苏、皖两省在政区变动、经贸变迁、首府兴替、文化认同等方面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历史联系。滁州市属于苏皖跨省界毗邻地区,历史上山水同脉,人文相亲,长期以来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跨越省界,形成苏皖两省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利用的格局。

下草湾古生物化石群及古人类化石出土地

在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和安徽省明光市交界处,淮河在这里自东往南拐弯,20世纪50年代这里开凿了淮洪新河连接淮河干流与洪泽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古生物、人类学、地质学者在泗淮洪新河东岸的泗洪县下草湾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发现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很多为新种新属,被称为下草湾动物群,特别是出土的双沟醉猿、江淮宽齿猿,对研究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价值。1954年初,杨钟健在下草湾采集到一段古人的股骨化石,后经研究确定时间为距今约4-5万年,定名为“下草湾人”。“下草湾人”的发现,证明早在数万年以前,盱眙下草湾一带便是江淮地区早期人类的重要活动区域。下草湾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与南京汤山猿人化石一起,成为淮安、滁州、宿迁等苏皖毗邻地区追溯史前人类活动的叙述开端。

地跨天长、盱眙的东阳城遗址

战国后期在楚国治理下,今盱眙乃至周边的天长、明光等江淮丘陵东部地区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至秦汉时期,先后设置了盱眙(治今盱眙县城北)、东阳(治今盱眙马坝东阳城)、淮陵(治今明光邵岗附近)等县,尤其是东阳县还在秦末汉初短暂设立过东阳郡、东阳侯国。

汉东阳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东阳村,处大云山南麓、盱眙县域的最东端,遗址东南角即属安徽省天长市界,包括大城与小城两个部分,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城墙、城濠遗迹保存明显,现主要为农田,城内散落有多处自然村落。东阳城北大云山为西汉景帝之子、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江都王刘非的陵园,包括刘非及其夫人的墓穴,以及武器坑、车马坑、祭祀坑和各等级陪葬墓数十座,共出土有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玉棺、编钟、水晶带钩等万余件精美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世所罕见。东阳城遗址周边苏皖省界两侧分布有大量的汉代墓葬群,其中已发掘的有代表性的有盱眙境内的小云山汉墓群、落星汉墓群、庙塘汉墓群、天水岗汉墓群和近年金马高速建设沿线出土的汉墓群,以及天长安乐北岗汉墓群、纪庄汉墓群等。在东阳汉墓中出土过两套完整的木刻星象图,在纪庄临淮郡东阳县吏谢孟墓中出土34片木牍,内容包括记录汉东阳县户口数字的户口簿及算簿、书信、名谒、药方、礼单等,具有难得的学术研究价值。

江淮分水岭上的汉代古县遗址

汉代开始,在地形平缓、无沿海平原海潮盐卤侵袭危险的江淮中部地区,便人口稠密,设有不少县,其中分布在苏皖省界附近的有赘其、高山、淮陵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安置流民,在江淮之间又侨置、增设、复设不少郡县,在苏皖省界附近的有考城、睢陵等。

赘其县在西汉初年为侯国,属临淮郡,东汉省并,西晋复置,南朝刘宋时废,其治所不可考,约在盱眙西南近明光一带。高山县治约在盱眙南与来安交界一带,两汉属临淮郡、下邳郡,东晋初年废。淮陵县在汉武帝时为侯国,后国除为县,汉属临淮郡、下邳国,东晋时废,治所约在今明光东北潘村以南女山湖边,与省界毗邻。考城原为汉代中原古县,约在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东晋义熙七年(411)侨置于今盱眙南古城岗,隋开皇三年(583)废。距离苏皖省界约5公里的古城岗遗址被认为是考城遗址,周围有北山墓群等重要遗址。唐宋以后苏皖省界附近的废县城有明光女山湖镇旧县古城。睢陵原为汉县,在今睢宁一带,南朝刘宋侨置今明光旧县,北齐一度称池南县,北周改为昭义县,隋炀帝时称化明县,唐武德七年(624)复名招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称招信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并入盱眙。旧县曾长期为县治所在,明清依然设巡检司,留下“古招信十景”等人文名胜。

青平山宋代军事设施遗存

青平山,又名清平山、清明山,位于明光市涧溪镇和盱眙县河桥镇仇集之间,是苏皖省界的界山。清平山北距淮河,东北距盱眙、泗州城仅数十里,西据濠州城百余里,其北两淮平川,无险可守,其南丘陵连绵,为江淮屏障。五代末期,后周周世宗柴荣领兵渡淮征伐南唐,与南唐军队战于清平山,柴荣见战势不利,遂屯兵山顶建柴王寨。北宋黄庭坚有《清平山》诗,云:“山城石迹号清平,怪石嵯峨不可行。十届龙神千载记,仙地圣水一涨清。悬羊擂鼓当年事,饿马摇铃昔日兵。殿阁官居何处去,四时风雨不胜情?”南宋与金朝隔淮对峙,金兵南侵,清平山便成烽火相连的前线战场,纵览宋军北伐,清平山又为鼓角嘶鸣的后方基地。近年,青平山尚存古代营垒、墓葬、寺观等遗址。

明祖陵与明皇陵

今凤阳、盱眙、明光一带在元末属于泗州和濠州,是朱元璋家世、出生和创业初始的地方。《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云:“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后世至今,对朱元璋具体出生地虽有争论,但对于朱元璋祖父曾居住于泗州并无异议。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前便立高祖、曾祖、祖考(祖父)、先考(父亲)四代皇祖考妣神主、祭坛。洪武二年(1369)将父亲和祖父母陵寝分别命名为皇陵(初名英陵)、祖陵。

明皇陵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修缮父母陵寝。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1375),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洪武十二年(1379)明皇陵建成竣工。皇陵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

明祖陵,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明陵村境内,东临淮水入洪泽湖畔,距泗州城遗址及盱眙县城近10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衣冠冢,也是其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命懿文皇太子朱标率领百官、工匠前往泗州杨家墩开始营建祖陵。直到朱元璋死后十余年,即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明祖陵的陵寝规制才大致完备,前后共历时28年。洪武十九年(1386),朱标奉三陵帝后滚冕冠服敬葬,二十年享殿(正殿)建成。以后陆续营建神厨、宰牲亭、燎炉、神道、城墙,至永乐十一年(1413)祖陵基本竣工。

盱眙、天长古运河文化遗存

在明清盱眙、天长和六合等地均流传禹王河的传说,称大禹治水之时,在盱眙境内开凿禹王河,以导淮入江,在光绪《盱眙县志稿》、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中记载其自盱眙县北圣人山南麓引淮水为源,经黑林桥、天长铜城镇、绕六合金牛山,再经新簧巷、木溪圩、堠子铺、王子庙至方山下仪征的白芽板入长江。目前在盱眙官滩、天长县城和六合东沟等地,尚有禹王河等地名和古河道遗存。其实,这乃是盱眙、天长、六合、仪征等地对于唐宋时期在此地开凿古运河的共同文化记忆。唐太极元年(712),唐睿宗命魏景清主持开凿直河,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北宋崇宁二年(1103),宋徽宗诏修遇明河,自真州(今江苏仪征)至盱眙,凿圣人山至于泗州淮河口,三年后完工。这两条沟通江淮的古运河使用时间都不长,但是江淮百姓耳闻目睹迭兴劳役、修治新河的浩大工程,很容易幻化成对于“大禹治水”的追慕,通过口碑传述和民间信仰,形成的共同的禹王河文化记忆。

散布在滁州、淮扬等地的相关名人遗存

历史上,淮安、滁州一带人文鼎盛,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一些名人的文化印记往往跨越两省多地,形成共同的文化财富。

如晚清名臣吴棠就很具有代表性。吴棠(1813~1876),字棣华,号仲宣,一号仲仙,清代安徽省泗州盱眙县三界(今安徽明光三界镇老三界)人,官至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是晚清重要的汉族地方官员。吴棠出生地为清代盱眙县,今盱眙归属江苏省淮安市,而今属于安徽省明光市,吴棠仕途辉煌地在江苏清河(治今淮安市清江浦区)等地,最后病殁和归葬地为滁州城,清江浦、盱眙、三界等地均为其立专祠。

又如清代扬州经学学派一些大家的家族墓地,散落于今天盱眙、天长乃至南京六合等地,如朱彬墓在盱眙地近天长的小云山,王安国墓在今天长石梁镇石龙村,王念孙墓在今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东王社区,王引之父亲合葬墓在今天长市金集镇谕兴社区。

像现当代的文化名流资源,同样有相互交流共享的情况,如美籍华人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籍贯是来安县古城岗,后经县界、省界调整,今划入盱眙,在苏皖两地都有纪念场所。

淮南抗日根据地红色遗产的跨省界分布

滁州、淮安同样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1939年5月初,新四军建立江北指挥部,第四、第五支队分别开赴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开辟了以定远县东南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和以盱眙县半塔集(今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根据地,路西、路东抗日根据地合称皖东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为淮南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中共华中局机关从苏北盐城地区移至盱眙县黄花塘,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军政指挥中心。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淮南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280多万,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

淮南抗日根据地跨越苏皖两省,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刘瑞龙、曾山、吴运铎、何仿等无数闪亮的名字曾照耀在这片大地上,至今依然留下众多红色遗产,重要的有: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千棵柳新四军军部旧址(1945年2—9月);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及江淮大学旧址;天长市龙岗村抗大八分校旧址;明光市自来桥镇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来安县半塔镇皖东烈士陵园、半塔保卫战旧址和大刘郢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等等。

省界不是“鸿沟”,更不是“天然藩篱”。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共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发挥各类文化遗产的精神动力和现实价值,是我们的共同祈愿和前进指引。

(作者系滁州人,现工作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江淮地方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