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4-02-27 17:53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欧阳修 (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站在革新派范仲淹一边,遇事仗义执言、不顾个人得失要求改革弊政,因而屡遭贬谪。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因受守旧派的诬陷而入狱,同年十月出狱后,被贬以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时值江淮之间百年不见干戈,人民安居乐业,因其地僻事简,民俗敦厚,兼有山水之美,故转忧为乐。到滁州的第二年,住持僧智仙为欧阳修在琅琊山麓建造了一座游亭,欧阳修自号“醉翁”,亭命为“醉翁亭”,并作《醉翁亭记》。

  同年夏日,欧阳修“偶得一泉于州城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与韩忠献王书》),以与州人往游其间。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名亭为“丰乐亭”,并作记。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使二亭闻名于世。为了美化丰乐亭的环境,欧阳修常率僚属来此广植花木,并作出精心安排:“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谢判官幽谷种花》)。在这些花木中,还有来自广陵(今扬州市)的名花,供人观赏。在《与梅圣俞》书中说:“广陵韩公闻之,以细芍药十株见赠,亦植于其侧。其它花竹,不可胜记”。一到春来,亭前繁花似锦,游人络绎不绝。“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丰乐亭游春》)。为了点缀亭上风光,还特地派人从东乡菱溪塘边移“怪石”立于亭侧,引来观者不绝。

  继丰乐亭之后,欧阳修又于此筑“醒心亭”,其门人曾巩来游,为之作记。

  在政事之余,欧阳修常同宾客优游琅琊山。琅琊山中的归云洞、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庶子泉和琅琊寺,都是他经常游息之所。他在《班春亭》诗中说:“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有时夜宿山中,领略林壑幽趣:“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石屏路》)。欧阳修还在寺僧惠觉的指点下,在苍苔密布的崖壁上,找到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于大历六年(771年)所作《庶子泉铭》的石刻篆文。当时他高兴得“徘徊其下,久之不能去”。他在京都馆阁任职时,就曾征集海内古碑石之文,并见过李阳冰《庶子泉铭》的篆刻拓本,他“常欲求其本而不得,于今十年矣”。如今意外发现这一珍贵文物,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于是,他写下《石篆诗并序》,赞赏这一“世罕传焉”的艺术珍品:“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斫石篆何奇哉!……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并转请梅尧臣、苏舜卿二人作诗刻于石,以纪此胜事。

  欧阳修谪居滁州两年间,讴歌滁州风物的诗文,存世的有100多首(篇)。“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一时成为梅尧臣、苏舜卿、曾巩等名家不断吟咏的题材,为琅琊山水增添了光彩。庆历八年二月欧阳修迁任扬州知州,后历任颍州(今安徽阜阳)、亳州、青州、蔡州知州等职。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退归颍州西湖畔。次年闰七月二十三日病故。赠太子太师,谥文忠,葬于开封府旌贤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