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3-01-10 14:26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明中都鼓楼

明中都城遗址,位于凤阳县西北部,淮河南岸海拔20米的高地上,东起独山东麓,西接马鞍山西麓,南至老人桥,西南伸出凤凰嘴山南坡,北抵京沪铁路,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明洪武二年(1369),太祖朱元璋下诏,以凤阳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官阙为京师之制”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万人,营建六年之久,虽已“劳费”为由,于洪武八年“罢中都役作”,但其建成部分已具备我国都城建筑的基本格局和行制。《中都志》称:“规制之盛,实冠天下。”它是我国古代最豪华侈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继承宋世传统,开创明清之新风”,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的蓝本。

明中都城分内、中、外三道城。内为皇城。砖筑,周长3702米,《太祖洪武实录》:洪武六年,“中都皇城成。高三丈九尺五寸,女墙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开四门,曰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中为禁垣,洪武五年筑。砖石修垒。高二丈,周长7670米。开四门、曰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外为中都城,周长约30公里。洪武五年定城址,“七年筑土垣,高三丈,无濠,”仅在朝阳门一段约一里,北左甲第门一段约二里砌了砖包墙。城原开十二门,罢建中都,革去三门。洪武二十六年,修筑洪武门、北左甲第门、朝阳门、塗山门。洪武三十年,修筑南左甲第门、独山门、长春门、前右甲第门、后右甲第门。

据史志记载和考察旧址布局,中都城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南端自风阳桥跨涧水,进洪武门,踏上洪武街,穿过云济街至大明门,长达2里。进大明门,沿御道走完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禁垣承天门,再经端门,过外五龙桥至皇城午门,将近1.5里。进午门,过内五龙桥,入奉天门至正殿。正殿是中轴线的中心,往北入后宫,出皇城玄武门,经苑囿,越凤凰山巅,出禁垣北安门,下凤凰山,径北直指中都城北门(未建),长达10里。此条中轴线全长13.5里,两侧建有东西对称的左右千步廊、中书省、大都督府等中央文武官署,太庙和太社稷,文华殿和武英殿、文楼和武楼、东宫和西宫。大明门前,云济街上,向东排列着城隍庙、金水桥、国子监、鼓楼;向西排列着功臣庙、金水桥、历代帝王庙、钟楼。中都城内外,寰丘和山川坛、朝日坛和夕月坛东西对称;寰丘和方丘、皇陵和十王四妃坟、凤阳府和凤阳县南北对称。

洪武八年停建中都之后,中都城于景泰五年(1454年)重新修筑过一次。成化至万历年间,曾一再奏请因旧址修筑砖城,均未能兴工。清乾隆时拆除九门两段砖包城墙和禁垣修建府城。皇城在明代一直完好。洪武十六年,即拆中都宫室名材修建龙兴寺。天顺三年(1459),复拆中书省等衙门百余间重建龙兴寺。崇祯八年(1635年),容民避难其中,民居日密。康熙六年(1667年)“奉旨移县治于内。”遂改称县城。乾隆时进行修葺,并“增建四门城楼,而名其东门曰濠梁,南门曰钟离,西门曰涂山,北门曰临淮”。道光时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十一日,李开芳、林凤翔率太平天国北伐军经凤,二十一日占领府、县两城;咸丰八年,捻军攻城,作为根据地;咸丰十年正月,复为清军占领。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勾结汉奸拆县城内官署、民房;建国初,皇城尚保持完整。1968年前后被拆除三分之二。今中都城内外建筑皆毁,仅存皇城午门、西华门及一段2里长的城墙;其城遗址,仍非常壮观。

由于中都城建在高亢的原土层上,地层未经扰乱,遗址清晰可辨。中都城砖包的城墙地段,土埂壁立、土筑的城墙基址宛然。皇城内外殿址势如山峦,城门高若岗阜、护城河基本保持旧观。白玉石街、金水河故道、金水桥基址、故宫井等尚在。尤其是大殿的蟠龙石础,以及殿前后左右的高台石栏板、望柱,御道路级石雕、午门基部长达数百米长的汉白玉浮雕等,更是中国历代都城中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品。

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皇城,系明中都城的内城,位于凤阳县城西北隅,即明中都城禁垣中央稍偏南处。中都城内外有三道城。内为皇城,中为禁垣,外为中都城。据《太祖洪武实录》所载,皇城建成于洪武六年(1373年),开四门,曰: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平面近方形,东垣长955米,西垣长967米,南垣长890米,北垣长890米,周长3702米。垣高13.16米,女墙高1.98米。城内居中建雄伟大殿,左右两翼前为文华、武英两殿,后为东、西两宫。

洪武八年停建中都。十六年即拆中都宫殿修建龙兴寺。天顺三年(1459年)再次拆中央官署等500余间建筑重建龙兴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拆禁垣和中都城9个门楼修筑凤阳府城。到建国初期城垣保存基本完好,“文化大革命”期间,皇城城垣被拆去三分之二。午门尚存正中3个门左右掖门券洞和东西宽142.4米、南北深41.5米、现高12米的两翼楼,东西宽35.8米、南北长47.5米、现高12米的凹字型夯土台基。西华门3个门券洞和南北宽70.6米、深36.66米的城楼台基基本保存完整,现仍高12米。东华门、玄武门及东南、东北、西北角楼尚存有高7至10米的夯土台基。城墙除东北垣和南垣东段仅存基础外,西垣保留较为完整,存有810米。南垣西段也存有329米,共计尚存1139米。皇城护城河宽80米,基本保持原状,金水河故道蜿蜒曲折。

建城的巨大城砖,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厚11厘米,重20公斤左右,皆由长江中下游的22个府、68个州县和2个巡检司、中都留守司及其5个卫烧造,砖上印有造砖的府、州、县、卫所名称,有的模印有监造官员及工匠的名字。砖砌内外壁,以石灰、米汁加桐油粘接,关键部位甚至用生铁溶灌。所用的石构件,皆采自中都城外,并就地加工,块料重达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宫井的白玉石井栏直径2.6米。殿址上5块巨型蟠龙石础,每块2.7米见方,高约1.7米,础面半浮雕蟠龙一圈,高凸于平面15厘米,宽32.5厘米,外圈直径1.9米,内圈直径1.25米。蟠龙外围的础面上雕刻有翔凤。御道踏板雕刻的九龙、四凤、云朵等,丹墀前御道雕刻的单龙、单凤、海马、海浪、云头等,造型生动;雕于石栏、望柱之上的各种飞禽走兽,也十分精细。午门正券两侧和凹字型台基四周白玉须弥座上的浮雕,尤为精绝。须弥座通高1.61米,总长576.24米,束腰部分皆镶嵌着高32厘米、深3至5厘米地浮雕,其造型有龙凤、鹿、象、麒麟、双狮、绣球、牡丹、芍药、荷花、西番莲、云朵、方胜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东、西华门和玄武门洞两侧砖砌须弥座上,镶嵌着模压的花卉、方胜等砖雕,尚存砖雕长28.8米。建筑所用的疏璃瓦有大红、朱红、玫瑰红、深蓝、浅蓝、孔雀蓝和黄、黑、白诸色。殿脊、瓦当、滴水、兽吻等,不仅色釉绚烂,也都饰以龙、凤。可见中都皇城巍峨壮丽之一斑。

1963年明皇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明中都皇城连同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皇陵石象生,为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的神道石刻群。位于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地明皇陵前神道两侧。神道总长253米,东西对列华表及石象生共32对,行距6.3米,间距8.4米。自北向南排列次序为:独角兽立像22对,高2.42米,长3.27米。石狮坐像8对(雌、雄各4对),高2.25米,长1.75米。华表2对,高5.44米。马官、石马及控马人立像6对(1马2人为一组实为2组),马官高2.75米,石马高2.13米,长3.28米。控马人高2.27米。石虎坐像4对(尚存3对),高1.96米,长1.8米。石羊卧像4对,高1.92米,长2.2米。石人立像6对(文臣2对,高3.05米,武将2对,高3.15米,内侍2对,高2.6米)。石刻均系整块石料琢成。质地坚硬,呈黑色,有红筋,经历600余载,至今衣着扣带等纤细纹饰,清晰可见。

上述石刻竖立年代,据洪武二年(1369年)《皇陵碑》云“列以石人石兽”。《凤阳新书》卷二亦云:洪武二年“崇列华表”;而同书卷四则云:洪武十一年“立华表、树石人、石兽”。当以碑载为准,立于洪武二年。民国23年(1934年)曾对石刻作过一次整修。建国后,华表及石人石兽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17对石兽被推倒4对,32条兽腿断缺,4对底座残损;6对石人,1人倒地,1人肩部断裂;2对华表均推倒断成2至3截;2组6对石马及控马人有的被砸毁,残缺不全,仅存1人3马完好。1976年8月,明皇陵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相继于1981年、1983年和1985年3次修复。这批石像生造型逼真,刻工精细。《文物天地》1985年第二期载文云:“这群石像生数量之多,为历代所有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很绝”,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作品”。

1982年2月,皇陵石刻连同明中都皇故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