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滁州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8年1月6日在滁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焦义朝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18-01-07 11:30来源:滁州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做好财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89.3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2.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2.5亿元,增长9.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0.3亿元,增长13.5%。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94亿元,增长1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7.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5.7亿元,较上年持平。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4.4亿元,增长161.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3.1亿元,增长154.7%。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489.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0.6亿元,增长410.9%。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增长30.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3亿元,增长16.8%。

(三)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

第一,收支运行稳健向好。收入规模实现新突破,全年财政收入增长12.8%,超年初预期目标7.3亿元,收入总量、增速继续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区域财政竞相发展,县(市、区)收入增长13.7%,高于全市平均0.9个百分点,定远县、南谯区财政收入新上20亿元台阶,全市财政收入20亿元以上县(市、区)达6个。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1%,集中财力支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二,服务发展卓有成效。突出创新驱动,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0.9亿元,落实“1+4+19”科技创新政策;设立0.4亿元战新产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地方配套1.6亿元,支持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减税降费,全年结构性减税36亿元以上,落实国家取消或停征收费、基金政策,年减少收费1.3亿元。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全市设立政府引导基金17只,总规模达87.3亿元。扩大有效投资,争取新增债券资金37亿元、水利、交通、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资金43.6亿元;高教科创城等9个PPP项目成功落地,总投资59.1亿元。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累计放款58.8亿元,受益企业3505户;安排续贷过桥资金2.6亿元,撬动贷款48.8亿元,扶持企业1042户。

第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331.3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的87.1%。投入资金100.1亿元,33项民生工程提质增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学有所教方面,统筹1.8亿元,保障实验中学苏滁校区、东坡路初中等校区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劳有所得方面,拨付就业资金1.3亿元,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病有所医方面,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市医保中心组建;争取资金0.1亿元支持市级3家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拨付0.2亿元支持儿童医院扩建。老有所养方面,落实职工养老金提标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放高龄津贴0.6亿元。住有所居方面,拨付5.5亿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5万户,基本建成棚改和公租房1.9万套。弱有所扶方面,拨付5.7亿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拨付1.8亿元,推进残疾人生活补贴扩面提标。

第四,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围绕脱贫攻坚,投入扶贫资金10.5亿元,助力44个贫困村出列、4.6万人脱贫。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在全省率先实现资产收益分红贫困村全覆盖。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投入4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9亿元、吸引社会资本10.3亿元,支持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围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235万人(户)29.7亿元,人均受益1262元;加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发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1.4亿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等建设,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487个、家庭农场1176个。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投入1.4亿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37个,争取省综合改革试点奖励资金0.9亿元。

第五,财政管理持续加强。加强财政资金制度建设,出台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50条意见,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县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市县两级非税收入电子化缴库正式运行。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严格债务管控,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扎实开展融资担保和政府购买服务违规举债融资专项整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债务管理相融合。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启动“徽采商城·滁州”网上交易平台,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项目无纸化备案。

二、过去五年财政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锐意进取,履职尽责,扎实推进依法科学理财,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一)财政收支较快增长,财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收入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收入从153.2亿元增至289.3亿元,年均增长13.6%,在全省总量位次由2012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4位。支出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537.6亿元,年均增长10.5%;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321.7亿元,年均增长11.8%。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756.8亿元,支持国省干线、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

(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助推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降成本,全市累计结构性减税96.9亿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别由2012年的122项、13项减少到30项、7项。着力去杠杆,累计争取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4.4亿元,市县1:1配套,全市9家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达27.2亿元。着力补短板,市级调度资金490亿元,保障湖心路小学、市一院南区、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滁州大道和明湖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农林水支出累计完成260.1亿元。

(三)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群众福祉获得新提升。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25.4亿元,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12000元、5000元。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投入18.9亿元,加强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农村人均低保、城市人均低保分别提高到320元/月、525元/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50元。落实就业政策,拨付就业创业资金9.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支持节能环保,投入9.3亿元推进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投入18.7亿元支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投入11.8亿元支持实施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强保障房建设,拨付65.8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4万套以上。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依法科学理财取得新进展。全面实施“营改增”,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全覆盖,推行资源税从价计征,环保税改革稳步推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市级从2014年起编制“四本预算”,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推进预算信息公开,预决算公开范围逐步扩大,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政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

三、2018年预算安排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财税政策变化情况,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预期增长9%以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力求更快,力求多超。根据《预算法》规定,下面重点报告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8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102.5亿元,增长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49.6亿元,增长5%。市本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地方可用财力为68.7亿元,加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专项补助5.3亿元,可以安排支出的财力为74亿元,预算支出安排74亿元,较上年预算(下同)增长8.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21.4亿元,加:上年结余0.4亿元、上级补助0.2亿元,收入合计122亿元。支出预算安排122亿元,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1亿元,加:上年结余0.4亿元,收入合计1.4亿元。支出预算安排1.4亿元,其中:支出1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4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40.4亿元,加:上年结余39.7亿元,收入合计80.1亿元。支出预算安排80.1亿元,其中:支出34.4亿元,年终预算结余45.7亿元。

2018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围绕增后劲,支持经济发展再添力。进一步减税降费,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推动创新发展,安排科技和人才资金1亿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支持“三重一创”,安排工业强市专项资金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0.5亿元,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安排服务业专项资金0.9亿元,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围绕促和谐,民生保障水平再提升。推动共享发展,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就业创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创业皖东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深化医改,推进全市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现“两保政策合一、三保经办合一”。加强住房保障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大扶贫资金筹措力度,严格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

——围绕增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再提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各项财政政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市级设立0.3亿元、各县(市、区)每年安排不少于0.1亿元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推进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支持推行河长制和林长制,加快推进生态滁州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实施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等12项工程,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围绕提质量,财政收支管理再加强。健全收入管理机制,突出预期管理和相机把控,确保财政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强化支出管理,加强资金统筹和整合力度,支持五大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加快支出进度,盘活财政存量、优化财政增量、减少资金沉淀,巩固和完善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及时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围绕激活力,财税体制改革再深化。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预算支出标准定额体系,研究制定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落实税制改革,确保环保税的顺利开征,持续深化资源税改革,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向。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更大力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以大数据支撑“大管理”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进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和预算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推进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管理全覆盖。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积极推进“政采e贷”,支持政府采购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强化财政监督,深入推进财政内控建设,努力形成常态化的内控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