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光阴惰寸功 铿锵脚步踏歌行

——全椒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2-01-09 11:02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翻开全椒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篇章,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过去五年的辉煌与巨变:地区生产总值从129.8亿元增长到325亿元,人均GDP从32340元提高至81750元,财政收入连续跨越20亿元、30亿元台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三产结构比由19.6∶40.9∶39.5调整为9.5∶47.9∶42.6,全椒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椒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舒展今日全椒画卷,绿色全椒、创新全椒、活力全椒跃然而出,城乡焕然一新、民生不断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图景,正次第精彩呈现。

2021年,全椒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增长12.5%,规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15.2%……一幅全椒经济发展的恢弘画卷展现在眼前。

推动产业升级

在转型提质中崛起奋进

一直以来,全椒县委、县政府在做大全县经济总量的同时,致力于经济质量的提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杠杆,挖掘工业产业开放合作潜力,巧算产业转型升级“加减法”,探索良好合作机制和共同发展模式,在皖东大地上演绎了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

工业经济提档增速。出台工业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新增规上企业53家,完成技改投资37亿元,增长27.5%。建立五大产业链“链长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05亿元、增长20.5%,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子新材料、智能家电四大产业实现产值23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78%,战新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增长43.5%。新增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5家,资质建筑业企业发展到56家,实现产值73.5亿元、增长30%。创建“全舒心”营商环境,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落实减税降费2.58亿元,发放奖补资金1.34亿元。

现代农业提产增量。粮食总产量达43万吨,实现“十八连丰”;小龙虾实现产值18亿元,获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碧根果产量超千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被认定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发展家庭农场18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6家,实现产值29亿元;改造农村电网173.6公里,220KV儒林变电站开工建设;打造“四好农村路”252公里,山湖大道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2%。“文旅投”挂牌成立,51公里椒岭风景线新晋网红“打卡地”。敬梓纪念馆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江海颐和田园、朴和文旅度假区等加快推进。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7家,实现进出口3.5亿美元、增长38.7%。新组建产业基金2支、总数达5支,总规模达12亿元;直接融资17.5亿元、居全市第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300亿元。

坚持一体发展

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寒冬时节,走进全椒经济开发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重大项目建设场景。

近年来,全椒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探索“四个政策+”招商模式,全力招大引强,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形成区域产业裂变之势,汇集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1年,全椒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新投产分别达49个、36个,分别增长8.9%、24.1%,项目转化率67.8%、居全市第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201亿元、年产48GWh锂电池的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落户,创造了全椒招商史上单体工业项目投资体量之最。

唱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强音”,奏好同心同力、共识共为的“协奏曲”,全椒县各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发展合力。

区域合作日趋多元。完成全县产城融合集聚区总规编制,成立长三角名医工作室5个,设立长三角政务窗口8个,31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综合交通加速构建,滁州大道、江北大道、S210、S324等骨干路网全线通车,明巢高速加快建设,全椒至禄口高速被纳入南京都市圈环线规划。东互通、襄河口大桥、客运交通枢纽等关键节点建成运行,全椒互通、章辉互通、大墅高铁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平台载体支撑有力。县经开区完成基础投入5.6亿元,标准化厂房一期交付使用、二期加快建设,经三路、纬三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开展“五问”行动,盘活低效用地1920亩,开发区综合评价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获批全省承接印刷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墅产业新城框架全面拉开、建设提速,规上企业发展到11家,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大墅设立分会场。

统筹城乡发展

奏响宜居家园新乐章

“早晨在南屏山公园散步,呼吸着这么新鲜的空气,看着咱县城的美景,感觉真是好啊!”每天都到南屏山公园晨练的李先生开心地说。这几年,全椒县的居民不再宅在家里,而是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户外活动中。

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全椒县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城乡人居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国土空间治理水平的提升,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空间品质,实实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9个,完成投资48亿元。“一场一馆”等18个项目竣工交付,南屏路、新华路等12条道路完成改造。建成“口袋公园”2个,新建提升绿地49.6万平方米。47.7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交付,3335户群众喜迁新居。完成7个老旧小区、6000平方米后街巷道改造,改造棚户区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大力推广网格化治理模式,“社区+业委会+物业+包保单位”共同参与小区管理,砂石经营市场建成运营,南屏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创成“文明示范路”7条。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四大行动”“百日攻坚”,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529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29元。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示范点52个,改造危房50户,改厕110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广平等9个中心村全面建成。推深做实“村企联建”,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4个村超100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中趋好,PM2.5平均浓度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提升到83.6%。高标准完成小杨石凹等8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古襄河截污纳管基本完成,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扎实开展“清河清湖”专项行动,纵深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新造林1.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全省首个国储林基地在全椒县启动实施,林长制改革获省政府表彰激励。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内生发展源动力

站在新起点,全椒将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大厅进驻事项全市最多,获评“全国优秀服务大厅”。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宅基地发证率全市第一,全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全椒县挂牌出让,农村“三变”改革实现镇村全覆盖。探索实施“多测合一”“区域评估”等制度,高标准平整土地4400亩,出让“标准地”1136亩。全省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现场会在全椒县召开。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规上企业研发经费7.2亿元、增长9.1%。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个、工业设计中心7个,博泰电子获省技术发明奖、全市唯一,3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2个项目获省创新创业大赛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2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获授权发明专利96个,新“登云”企业61家,新建数字化车间5个。

要素保障不断增强。帮助企业融资37.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5.1%。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新增省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0家;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9.48亿元、非标专项债11.66亿元。选聘12名“金融助理”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政府+市场+企业”招工模式,举办各类招聘会107场,帮助企业招工9800人次。全县青年企业家、女企业家协会挂牌成立。实施土地增减挂3574亩,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949亩,为重点项目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栉风沐雨,惠民利民。一直以来,全椒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生保障更健全。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85%,十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2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234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076人。低保标准提高到670元,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680元、740元。完成36个村居养老服务站建设,5个镇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为669名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公共服务更优质。启动滁州应用技术学校二期建设,新建幼儿园4所,改扩建中小学校5所,大墅龙山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县医院东区二期主体完工,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付使用,提升村卫生室38个,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改造文化服务中心5个,建成城市书房2个,县文化馆再获国家一级馆。全椒县被列入“国家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县”,连续三届获评“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批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正月十六走太平”被誉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间民俗项目”。

社会治理更完善。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应对周边突发疫情严峻形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做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全市率先建成县级综治中心。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全省首个“征兵服务站”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双拥、消防、人防、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红十字会、老龄、慈善等事业实现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