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铸就发展引擎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1-12-31 10:16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一个地方的经济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于市场主体活力怎么样,本质上又取决于营商环境。哪里的服务质量高、营商环境好,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金就会往哪里聚集。对滁州来说,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就是推进扩大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制胜招”。市委书记许继伟多次强调,“要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期盼,动态调整相关扶持措施,确保含金量高、务实管用。要精准对标省内一流、省外先进,打造最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深化‘双对标’行动,努力让企业家感到在滁州如鱼在水、如沐阳光,既‘亲’又‘清’。”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双对标”活动,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今年1至11月,全市新签约亿元项目459个,20亿元以上项目28个,50亿元以上项目16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均创历史新高。如今的滁州,正成为客商们眼中的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

高站位谋篇布局

一次公平公正的办事,一次优质到位的服务,一次及时有力的帮助,对企业来说,获得感胜过千言万语。当“一次”成为“每次”,成为自然而然的环境,一个地方的好感度、吸引力自然与日俱增。

“政府对我们企业反映的问题非常重视,不仅第一时间和我们对接,而且积极帮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非常感动。滁州的营商环境不比发达地区差。”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波激动地说。9月29日,市委书记许继伟主持召开的半导体企业家早餐会上,刘海波提出已于9月17日通过二次环评评审,现正在按照专家组意见修改报告,希望能够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进度,以便企业年底能够顺利投产。会后,市企业服务中心与该企业联系后了解到,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尚未确定,随后中心立即与市生态环境局和南谯区相关部门对接,并适时安排环评专家评审会,高效便捷的服务为企业大大缩短了预审审核时限,于11月初,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已获市环保部门批复,企业环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企业顺利投产奠定基础。

为高水平对标、高效率承接、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经过考察学习、反复研究、认真谋划,于去年10月召开千人动员大会,提出开展对标省外先进、省内一流“双对标”学习提升活动,持续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今年2月,召开全市“新阶段再出发”动员大会,提出“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争位次”的奋斗目标。同时,组建由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20个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研究创新举措,协调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机制。今年,我市创新推出“首席服务员”帮扶机制,市县489名领导干部组建105个工作组及服务企业团队,分片下沉至各县(市、区)和园区,深入4218家重点企业精准开展“千名税干进千企”“减税降费大走访”“重点外贸企业帮扶”等专题活动,通过省“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办结企业反映问题1506件。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省地级市首部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2022年1月1日在滁州施行。该《条例》以总结固化成功经验为主线,将我市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做法11条以法条形式固化。同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滁州特色,突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彰显了我市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高标准优化服务

“上午电话咨询来安县,下午提交材料到浦口区,第二天上午营业执照就送到了我手上,这跨省通办效率真高!”今年5月20日,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浦口市民刘士成在来安县注册成立的建筑劳务公司核发了全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滁宁两地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受理、审批、制证等整套程序。

在“跨省通办”窗口办成曾经必须奔波往返才能办成的事,是我市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双对标’提升活动,组织30余批次赴苏州和省内有关市学习,对标先进地区服务场景、审批场景和保障措施,聚焦20个重点领域,列出58项问题清单,定期将重点、难点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确保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市“四最”办负责人介绍,在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等先进地区的基础上,我市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攻坚行动,力争在政务服务、市场环境、人才招引、要素保障、监管执法上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等高对接。

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参照先进经验,围绕对标学习中发现的短板弱项持续开展攻坚行动,在政务服务、市场环境、人才招引、要素保障、监管执法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让“堵点”变“亮点”: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率先开设“皖企通”平台滁州分厅,率先开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率先取消企业和群众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提交复印件,率先开展“证照注销联办”试点,率先实行新版药械审批许可多部门联合办理,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实现市场监管联动,与长三角五大海关实现国际贸易“无缝”通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环节再精简、效能再提高,全市11.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环节从2.8个减少到2.1个,压缩24.8%;直接取消或者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项等材料5903项,提交材料减少63.2%;平均承诺审批时限从4.2个工作日减少到1.22个工作日,压缩70.9%,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针对长三角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等问题,我市积极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打造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办事双通道,沪苏浙皖41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长三角跨区域通办,186个事项实现全国网上跨省通办。各县(市、区)也同步发力、比学赶超:来安县率先设立县级企业帮扶帮办中心,定远县开展机关干部赴企业集中驻点帮扶,全椒县建立重点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南谯区率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审批改革。

近期,我市《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亭好办”智慧政务服务新格局暨第九轮流程再造工作方案》印发。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许华福介绍,将通过智慧政务服务改革和流程再造,力争平均审批时限比现在再减少30%以上,释放“亭满意”营商环境的更大潜能。

高水平强化保障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非常感谢企业帮扶中心,滁州的营商环境真的非常好,今后我要推荐更多项目来滁投资。”安徽德青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李进告诉记者。

10月25日,德青源食品公司反映,企业一期建成投产后与供热公司签订了协议,协议中约定的每月供热基本量远大于企业实际用量。日前,协议到期,需要重新签订,因当初供热管道铺设成本高且损耗大,供热公司不同意按实际用量签订协议,企业用气成本大,希望中心予以协调。接诉求后,市企业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供热公司沟通对接,本着不扰乱市场公平性和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提出在企业用热总量与单价方面进行平衡,给予合理范围内的最大优惠。经协商,供热公司降低了月基本供热量,双方重新达成协议,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因总部规划调整,政府还指导我们办理相关出口手续,11月27日下午,公司首批出口货物从滁州装车发往香港。”李进激动地说。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环境好,投资商就到哪去,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双招双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在要素保障下功夫、花力气,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资金保障上,组建市六大投融资平台,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围绕八大产业链创新“主办行+链主企业+链属企业”的“1行+1链+N企”批量对接模式,组建金融服务“顾问团”,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3361.3亿元,同比增长15.6%。在用地保障上,通过争增量、抓流量、盘存量,保障重点项目急用地。稳妥承接省政府委托用地审批权,今年以来累计供应各类建设用地4.7万亩,供地平均时长缩短10个工作日。在用工保障上,健全完善“政府+企业+市场化”招工稳工模式,对重点企业实行“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去年以来,累计为企业招工16万人。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营商环境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渐强音’。”市“四最”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企业和客商最迫切的需求,多点发力、多方合力,全力破除瓶颈制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滁州优化营商环境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挺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