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振兴”路 幸福满城乡

——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2-01-11 08:16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思想不松、步子不乱、工作不散、要求不变,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在滁州,广袤田野景美如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大地活力充沛希望无限,乡村振兴的“种子”正破土而出、乘势而为,引领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迈步幸福新生活,满怀豪情行进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坚持“高标准”,巩固成果提成色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关键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我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市委农村工作(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建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形成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配合有力、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领导责任体系。

2021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2号文件均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在省级确定乡村振兴重点村的基础上,我市精选确定24个乡村振兴重点镇,坚持由点及面,促进全面振兴。建立市级领导“1112”定点联系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机制(1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乡镇、1个帮扶村,联系2户困难群众),40名市级领导帮助联系村谋划发展举措并常态化开展调研指导。

工作有部署,执行有保障。

紧盯“三保障一安全”守底线。强化控辍保学,加强教育资助,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打卡发放补助资金4.38万人次、1546.31万元;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情况开展排查,将存在隐患的343户纳入改造,完工率100%;到2021年年底前保持脱贫群众医保政策不变,据医保系统统计,截至目前“351”兜底保障1.5万人次,“180”补偿17.93万人次,贫困户住院和门诊综合报销比例分别达85.07%、95.36%;脱贫群众通自来水率97%,剩余经水质检测均为合格。

如何守住防止规模性、区域性返贫底线?动态监测帮扶是防返贫最管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市紧盯特殊困难群体监测帮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返贫致贫网格化监测帮扶的指导意见》,织密精准监测“一张网”,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网格”2.97万个。严把标准程序,开展动态监测,全年新识别监测对象99户353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27户9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2户261人。

精准识别,精准发力。

出台《关于开展防止返贫致贫分类帮扶的实施方案》,打出组合拳,重点监测帮扶低保、大病重病、重度残疾人等农村低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适度扩大救助覆盖范围,全年全市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万人,发放保障资金4.87亿元;保障农村特困对象2.2万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49亿元;保障困难残疾人14.4万人次,发放生活、护理补贴1.1亿元。

下好“振兴”棋,久久为功谋发展

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任务仍然艰巨。我市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有序推进成果拓展、稳步实现有效衔接,凝聚乡村振兴路上的强大合力。

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2021年1号议案、1号提案。

市人大常委会对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2020年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议,结果均为满意。市政协召开市委书记领衔督办1号提案办理协商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办理结果为满意。

千方百计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答题”。在这其中,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

2021年一年来,全市投入5.25亿元衔接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占比65%。持续深化“四带一自”帮扶,截至目前,144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参与带动、完成年度任务10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15652户、完成省年度任务125.7%。实施到户项目43493个、覆盖28620户,覆盖率91.37%,超省定标准11.37个百分点,自种自养达标脱贫户26792户,完成省年度任务115.6%。

各级财政今年累计足额安排7.98亿元专项衔接资金,较上年增加6775.95万元。建立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谋划项目869个,实施项目325个,完工率100%。对2016年以来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核查登记,共形成资产41.86亿元。

如何发挥好财政资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四两拨千斤”作用,要的是坚持以市场的逻辑谋事、以资本的力量做事。

2021年以来,市政府与省农信社签订800亿元的全省首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农行签订500亿元的“十四五”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协议;成功发行5.5亿元的全国首单“乡村振兴权益出资票据”,全国首家村级乡村振兴基金在小岗设立,全省首家乡村振兴银行在小岗挂牌运营。持续推广“一自三合”模式,截至2021年11月底,累计新增小额信贷3.41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继续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启动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通过“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1622.69万元,居全省首位,较去年增加884万元。

兴了产业、富了农民,更得美了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主要内容。2021年以来,我市聚焦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一体推进“三大革命”,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农村户改厕2.38万户,占年度任务100.7%;131个自然村实施提升改造项目,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21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69个。

实干兴滁,久久为功。站在新起点上,全市上下将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在皖东大地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