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家园情 浓浓文明风

—滁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明创建活动纪实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3-12-06 09:31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在市创城办的精心指导下,滁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高标准、常态化文明创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文明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强化组织领导

抓好工作部署

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和“魂”,也为文明创建工作加足了“马力”。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致力于实现党务、政务、业务、服务、队伍深度融合,构建了局党组统一领导、创建办公室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工作格局。

不断优化文明创建组织机构。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常态化文明创建提质升级工作方案》,根据常态化文明创建提质升级具体要求,结合科室、单位职责分工,详细制定19项具体举措,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持续深化党员志愿者至共建社区“双报到双服务”,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飘扬,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加强思想建设

引领文明风尚

思想就是力量。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切实在机关干部职工和社区群众中形成人人关心文明创建、关注文明、积极参与的浓郁文明创建氛围。

突出文化引领,营造浓厚氛围。依托“生态初心学堂”学习阵地,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用好榜样的力量,引导干部职工争做先锋、担当有为,切实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宣传引导,倡树文明新风尚。常态化开展“公筷公勺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垃圾分类等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无烟机关建设、窗口行业文明创建,以实际行动,树立文明新风尚。

深化联创共建,推动共建共享。联合共建社区、村镇,常态化开展帮扶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行动,展现责任担当、促进社会和谐。今年以来,该局共慰问走访紫薇社区、永乐社区、定远县桑涧社区等困境家庭20余户,切实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深化文明实践

助力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人心。为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市生态环境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各领域,以“文明实践+”模式,不断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为文明创建贡献环保力量。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借助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节点,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广泛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宣传活动、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环保知识“五进”活动等,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30余场,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20余场,制作主题宣传视频4个,组织开展在线答题活动4场。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激发公众环保热情。常态化开展“周五一小时 扮靓我的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今年以来,该局共计开展志愿服务22场,组织生态文明主题讲座12场,累计参加志愿服务400余人次。

聚焦环保主责主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截至今年11月29日,全市PM2.5浓度为31.6微克/立方米,达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于年控目标19%,优良天数比率达78.4%;全省唯一的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地表水国考断面、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五年达标,今年上半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29位、全省第一。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目前全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坚持创建为民

赋能美好生活

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文明创建就干什么。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初衷,将文明创建的各项指标要求融入日常的文明创建工作中,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创建中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回应群众环境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城管执法局组织滁城餐饮油烟、工业噪声扰民联合排查,第一时间回应解决群众关心的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对全市76个网格开展排查,组织一支150人的队伍,手拿一张建成区网格图,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污染源的排查,彻底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用“三个一”整治法进行整治,即“保护一批合格的,留下一批整治的,取缔一批违规的”。专项整治后,滁城餐饮油烟、噪声和异味扰民问题投诉件数量明显下降。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告知承诺制审批操作细则,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部分行业及领域实行告知承诺审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优化调整了8个项目类别的环评审批权限,助推全市“区域评估+标准地”改革,实行区域环境评估和入园项目环评衔接联动机制,以务实举措惠企便民。加强重点项目帮扶帮办,全面落实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提前介入、并联办理,不断提升审批效能,全过程、全方位提供政策服务,重点关注传统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不同领域的重点企业,引导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执法“温度”。建成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平台、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生态环境移动执法平台等环境监管综合业务智慧平台,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高效服务环境监督管理。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9类139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分类监管、信用监管,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充分利用遥感、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有效落实“六稳”“六保”要求。

深耕文明沃土,绽放文明之花。文明促提质、文明促和谐、文明促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狠抓监管执法,精准强力治污,确保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稳定向好;坚持和发扬文明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长效机制,打造文明创建品牌,引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助力滁州市高质量绿色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