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民意暖民心 群众呼声变掌声

收集民意、提准建议、惠及群众,我市人大代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一年来,全市累计办结7万多件代表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3-05-31 08:27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征集群众诉求,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本报今起推出“聚民意,惠民生”系列报道,展现全市各级人大组织及人大代表和党委一个调、和政府一盘棋、和人民一条心,助力实现政声民情互融互通的履职风采,激发代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阶段的“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合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滁城农科巷机器轰鸣,这条破旧不堪、下水堵塞的巷道已被纳入城市微更新项目,即将迎来华丽转身。

“这多亏了市人大代表朱家和提的建议。”走访中,沿线居民告诉记者,此前朱家和来收集社情民意,他们提出彻底改造农科巷的想法,没想到还真的变成了现实。

“政府部门很重视,不仅将农科巷列为改造提升项目,而且在建设内容和风格上也充分听取了群众的意见。”朱家和告诉记者,有了“聚民意,惠民生”这个平台,代表提建议更方便了,办理也更高效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的建议“真管用”。

这只是我市人大代表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履职的一个具体事例。据统计,自“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累计收集代表建议9.5万件、转交办8.9万件、办结7.6万件、满意率98%以上。

民意是如何广泛收集上来的?建议又是怎样高效办理的?

2022年3月,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提出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全市各级人大迅速行动,按照“全覆盖、无遗漏”要求,层层发动,广泛动员,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引导代表自觉参与“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引导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高度关注的事项建言献策。

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垂范,组织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访基层、进企业”,代表小组(代表)“访千人、进百家”的“两访两进”活动。各地人大也纷纷制定工作方案。在市、县、乡(镇)三级人大的引领推动下,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采取走街串巷或者到田间地头的“碰访”,到小区公园或家门口“拉家常”,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会等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不同层面的民声民意“原汁原味”地收集上来。

为压实工作责任,市人大常委会印发“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实施工作安排,打好为民办实事“组合拳”,充分听取群众声音;召开专题推进会、调度会、会商会等,持续高频高位推进,不断为“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淬火”,同时探索建立民生票决制和建议办理“宣传发动”“走访调研”“主题征集”“属地责任”“定量上报”“初审把关”“快交快办”“台账月报”“调度督办”“结果反馈”等十项制度,实行闭环式管理,确保所有建议清单化办理。

在推进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暖民心行动和为民办实事与“五位”监督、“三问”工作监督紧密结合,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助力破解了公立医院化债难题,协调解决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融资难等实际问题;审议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报告,推动滁州市第二福利院和颐养中心设计总床位1012张;促进殡葬服务能力提升,白米山公墓被纳入市级公墓专项规划等。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后,滁州市商务部门改进了城区农贸市场管理考核、公开公示工作,提升了“菜篮子”质量和保障能力;在市人大和琅琊区人大的提议下,政府相关部门跟进配合,滁州实验中学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老师、接送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停车难……

一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各级人大、政府通力协作抓落实,着力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暖民心行动2022年满意度连续两个季度居全省第1位、知晓率居全省第5位,数据证明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得好、办得实、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召开“聚民意,惠民生”会商推进会,对新一阶段的“聚民意,惠民生”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全市各地各级人大代表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工作联系,保持同频共振、和谐共进的好势头,努力将一个个民生“难点”转化为撬动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支点”,把群众的“呼声”变成幸福的“掌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