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首创“大包干”

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掀开中国农村改革新篇章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19-08-30 10:41来源:皖东晨刊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40年前,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大包干”,在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多年来,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犹如一粒种子,在中国肥沃的土地中生根发芽,推动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农业踟蹰发展的20年

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滁县地区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量年递增分别为2.2%和2.61%,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3.51个百分点和2.15个百分点。1978年滁县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受旱面积433.35万亩,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7元。

当时的凤阳县是全地区最困难的县之一,广大农民“生产靠贷款,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是有名的“三靠县”。据统计,该县生产队固定资产总值仅有1879万元,有的生产队既无公共积累,也无集体储备,连仓库都没有。每年春耕,种子要国家调,肥料向国家要,生产投资要靠国家贷。冬春时节,政府还要下拨一些救灾款、回销粮给社队。

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1978年,凤阳全县逃荒要饭的人数达到2.3万人,造成大片农田无人耕种。当时滁县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试图寻找新的途径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切实可行的新政策

从1977年5月,滁县地区各地开始狠抓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5月4日至10日,地委召开地区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作会议,号召农业战线坚决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地委抽调了394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113个调查组,历时80天,对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状况、落实农村经济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全面调查,写出了135篇调查报告。地委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查情况和今后意见》。

这份文件根据当年春季调查的情况,提出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经济的六条措施,并要求各级党委都要把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1977年8月16日,地委以〔1977〕40号文件(简称“地委六条”)上报省委,并下发地区各地。

11月上旬,省委在滁召开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座谈会,地委在座谈会上介绍地区各地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经验。会议形成省委《关于当前的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  

1978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报道《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介绍了这份文件诞生的经过,并加了编者按。按语指出:“安徽省委这样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一个好榜样。”“省委六条”下达后,广大干群拍手称好,整个文件在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来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打下了基础。在贯彻“省委六条”的同时,地区开始主抓年终分配兑现工作,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鼓励社员积极发展家庭副业,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在安排下一年生产计划中注意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从此以后,滁县地区农村经济冲破了束缚,开始活跃起来了。

全国首创“大包干”

曾经的凤阳县小岗队,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困队。1978年旱灾,粮食歉收,不少农户外出讨饭。1978年农历11月24日夜晚,队干部召集全队户主开会,讨论往后生产怎么干。经过长时间讨论,作出3项规定:分田到户后,午秋二季每户所收的头场粮食,要先把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交齐;不准任何人向上面和外人讲分田单干;如果队干部因为分田到户坐牢,全队社员把他家的农活包下来,把他家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包干到户”协议书写好后,大家发誓表示不反悔,在合同书上捺上手指印或盖上私章。会议结束后,连夜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全队517亩土地,按人头包到户。

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事还是被发现了。公社领导几次到小岗队劝他们拢回组里干,还批评了小岗队,并宣布如不并起来,化肥、贷款、种子一律不给。小岗社员表示不给就不给,坚决不同意再回并拢,不给贷款自己想办法;不给化肥,用农家肥代替;不给牛草,到外面去借。

1979年4月15日,时任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到梨园公社检查工作时,公社干部汇报了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情况。陈庭元和公社干部立即赶到小岗,听了生产队领导班子的汇报,看了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和社员的劳动热情后说:“已经分开了,庄稼是各家种的,再并在一起也不好算帐,就让他们干一年试试吧。”

小岗队的“包干到户”,就这样幸存下来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包干到户”一年就达到了喜人的效果:全队粮食总产66185公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17600公斤。生猪饲养达135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生产发展,社员收入大大增加,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最好的户总收入5000—6000元,最差的户人均收入也在250元左右,人均700多元。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1979年下半年,当“包干到户”处于萌芽阶段时,凤阳县委领导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这种办法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保护;另一方面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得采取一些措施加以限制。

为了比较鉴别各种生产责任制的优越性,凤阳县委在认真总结“包干到户”的同时,于12月中旬派县委政策研究室前往小岗队调查,写出了一篇《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1980年1月1日,时任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参加全省农业会议时,将这份长达7000余字的调查报告呈送时任省委书记万里,万里“像读小说那样,一口气连看了两遍”。万里被小岗队的农民感动了!

1月24日,万里专程前往小岗检查工作,挨门逐户询问情况,并当场肯定了小岗的做法和创造精神。小岗队“包干到户”得到万里支持的消息迅速传遍凤阳,“包干到户”成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小岗队实行“大包干”的做法很快传遍滁县地区。当年年底召开的安徽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干部怕错的思想消除了,农民怕变的顾虑也清除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允许边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

滁县地区实行农业“大包干”,打破了长期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从1982年起,中共中央连续发出3个1号文件,把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到全国农村。到1984年年底,全国563.6万个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99%。

敢为天下先,首创“大包干”,滁州受到全国各地广泛关注。从1979年到1982年4月,到滁县地区(主要是到凤阳县)考察调研“大包干”责任制的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有17个;有29个省、市、自治区,79个地区、400多个县的负责人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到滁参观学习,还有近60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教授以及百余名记者、理论工作者等到滁调查、采访。同时,滁县地区农业“大包干”在世界许多地方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友人、学者、新闻工作者也前往凤阳参观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