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健康滁州”的民生答卷

——滁州市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1-11-26 08:56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全民健康,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民生关切,稳步推进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基层医疗机构,健全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升了职业病防治保障能力,完善了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健康滁州红利不断释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聚焦源头防治,筑牢职业健康保护墙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职业病防治涉及广大劳动者健康、牵连亿万家庭福祉,是涉及民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紧抓职业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规范职业病防治体系,提高专业防治能力,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职业健康氛围。活动期间,市、县两级投放近千余辆公交车视频,共计播放近24万次;开展专题宣讲165次,组织省、市职业健康专家和技术服务机构人员赴县(市、区)开展免费培训10场;印发宣传活动材料23150份,开展现场咨询活动53场,开展免费诊疗活动3次,活动宣传受众人数超过15万。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检验检测水平。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专家推荐工作,组建滁州市职业健康专家库,切实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赴淮北市考察学习,筹备建立职业健康检查质控中心;推进县级疾控监测能力提升,完成了职业病防治能力相关的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申报、公示、招标等程序;指导我市1家服务机构开展资质升级工作,机构资质由丙级升级成为乙级。

深化日常监管,提高防治监管能力。规范技术服务机构行为,督促近年来在滁州开展业务的19家机构延长服务链、按要求备案,目前已备案15家。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项目延伸检查,实现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全覆盖。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为突破口,按照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加强对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目前,全市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132个。推进职业病随访工作,累计随访尘肺病患者257人。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督执法效能。对接市监督执法支队,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机构改革以来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专项整治,目前已约谈了4家未落实报告的用人单位,并给予行政警告;定期统计执法处罚(经济处罚)工作进展,联合市监督执法支队加强现场督查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301家次,下达文书209份,立案查处42起,其中经济处罚23件,累计处罚81.8万元。

加强安全监管,防范事故发生。严格日常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调研,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和频度。组织8个组赴县(市、区)开展安全生产调研;开展安全督查检查105次,检查医疗卫生单位237家次。深化专项治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服务体系,织密基层医疗防护网

基层医疗机构既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也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筑牢健康防线,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我市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长效运行维护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社区、乡镇、村居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

强化社区服务建设。全面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天长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级首批社区医院,持续推进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建设,开展万桥社区医院建设,力争建成高水准社区医院。

带动乡镇医疗服务。依托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分类指导,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能够提供6类中医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占比达100%。

改善村居医疗环境。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项目,按照4:3:3的比例,今年4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完成达标建设。统一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电脑、电子血压仪、紫外线消毒车及中医药诊疗设备等,能够提供4类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100%。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人才是发力点,也是关键点。我市聚焦机制创新,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利用编制周转池,完善“县招乡用”“乡聘村用”等人才下沉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医共体和医联体牵头医院累计派驻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271人。选派医疗机构资深专家为基层群众开展驻村诊疗服务活动,通过“师带徒”结对接续培养村医31人,全面消除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

加强本土医疗人才培养。开展“县管乡用”人才招聘和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先后招聘专业人才54名,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40名。40余个乡镇卫生院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进修191人,村卫生室接受培训2463人。

完善基层医疗保障支撑。全面推行“按季预拨、打卡发放、考核结算”模式,及时兑现基本药物零差率等补助,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直接拨付至村级卫生室账户,并按照6000元-10000元/年标准给予村卫生室经费补助。在全省率先将在岗村医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目前共为全市在岗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约1343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到龄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1963万元。

构筑生命防线,守好母婴健康安全门

悠悠民生,健康为重。近年来,我市以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为着力点,将出生缺陷防控关口前移,紧紧围绕婚、孕、产、育全过程,全力做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和免费产前筛查民生实事,筑牢出生缺陷防治屏障,从源头降低人口出生缺陷,提升出生人口素质。

推进婚检门诊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婚检机构已全部完成婚检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和婚检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目前我市婚检疾病检出率稳定在10%左右。此外,我市将婚前医学保健工作服务质量纳入县级卫生工作考核,确保婚检服务质量。

优化婚检服务流程。整合孕优、婚检和叶酸发放工作,对于婚检对象,特别是计划怀孕的服务对象,一次性为其提供婚检、孕前优生检查并发放免费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通过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姻登记联合办公,让群众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参检,有效提高婚检率。同时,积极利用情人节、“520”、七夕、十一等特殊节日,通过增加医务人员、开设绿色通道、加班加点等措施,为婚检人群开展个性化服务,确保及时顺利参检。今年以来,我市累计为38806人提供免费婚前保健服务,查出各类疾病4201人。

产前筛查与诊断作为守护新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新生儿缺陷、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扎实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民生工程提速增效,实施免费产前筛查民生工程项目,为孕期妇女提供健康安全、优质有效的产前筛查服务,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今年以来,我市共为18681位孕妇提供产前筛查服务,累计筛查出高风险771人。

加强产筛宣传。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和惠民政策等专题纳入新婚学校和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并结合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定期组织专家到社区、复工企业开展健康指导;利用“8.25全国残疾预防日”“9.12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和“滁州市科技宣传周”等特殊节日开展免费产筛宣传;发放宣传品、宣传海报和折页24.46万份,群众知晓率90%。

严控筛查质量。为保证产前筛查的技术质量,提高从事产前筛查技术的人员技术水平,市妇计中心详细制定培训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产筛技术培训班,对县乡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产前筛查技术的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发放证书,确保持证上岗。并定期组织专家对负责项目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工作质量、信息上报等方面进行专项督导。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加强痕迹管理,持续改进,作为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之一纳入年终考核。

完善筛查网络。建立以市妇计中心筛查中心为核心,各县区妇计中心和采血点为网点的“三级筛查网络”,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筛查模式,为广大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安全、便捷的筛查途径。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力保障全市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市产前筛查率89%,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9.68%,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3.59%,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到100%,均超出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目标。

回望过去,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传递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民本情怀和民生温度,彰显了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昂首未来,滁州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以民生为底色,奋力书写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