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2-10-26 06:02来源:滁州在线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近年来,滁州市民政系统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持续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切实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织密“兜底网”,解民忧暖人心。通过建立多层次救助机制,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配套、针对性强、操作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强化低保保障水平,农村低保标准从2015年的220元/人/月提高到717元/人/月;城市低保标准由475元/人/月提高到727元/人/月。健全特困供养制度,实现了集中和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统筹,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率由2017年30%提高了30个百分点。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优化简化审核确认程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有效解决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新修订的《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建立了每个乡镇(街道)不低于6万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赋予乡镇(街道办事处)一定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

提标“惠民生”,扶困助残暖民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上调。印发《关于提高全市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7月1日起,将全市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1510元/人/月提高至1700元/人/月;将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1100元/人/月提高至1300元/人/月。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制度化,对已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中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年不超过0.6万元专项资助。同时,投资1亿元,建设精神卫生福利院,床位450张,在全省率先开展日间照料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设康复服务中心8个,投入251万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截至目前,服务残疾人1500余人次,成功申报安徽省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

赋能“大民生”,托起稳稳的幸福。探索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设,同时推动医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信息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手段开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及时预警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健全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机制,推进社会救助向梯度化、多层次延伸,确保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截至目前,平台汇集11个部门18类635万条数据,通过平台自动比对,产生预警信息2.58万次,已有2698人纳入低保、526人纳入特困、8963人获得“救急难”帮助。下一步,市民政局将在“兜底线、惠民生、织密网”上继续凝心聚力,在“建机制、增亮点、见成效”上下真功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