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看滁州如何在更大的发展格局中跨越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2-08-04 10:06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滁州,兼具淮河之雄、长江之秀,曾以诞生《醉翁亭记》、小岗村“大包干”、扬子品牌等而闻名天下。

过去的十年,是滁州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城市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第87位、长三角第25位、全省第3位……

十年,从奋起直追到赶超跨越,滁州是如何做到的?

紧邻江苏南京等地,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借梯登高,“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外因;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和行动自觉,则为内因。

过去的十年,区域竞争与合作风起云涌,产业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发展狂飙突进。机遇面前,滁州市敏锐而果断,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坚定不移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改革的理念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强基础、壮产业、惠民生。

短短十年,面对疫情、洪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风险挑战,滁州不仅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而且与沪苏浙的深度合作呈现千帆竞发之势。同时,在光伏产业方面,实现从无到有,崛起为国内行业重要一极;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智能家电、健康食品等产业,也实现了集群集聚发展,显示出极强的发展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全面一体化,从“好邻居” 到“一家人”

总投资112亿元的捷泰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人民控股集团光电显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飞利浦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炎炎夏日,在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汊河片区和南谯片区,工人们正在抢进度、赶工期。

作为国内首条跨省城际铁路,全长约54.4公里的滁宁城际铁路已展现出巨龙般的身姿,预计2023年7月建成通车试运营。届时,滁宁同城化将从梦想照进现实。

滁宁城际铁路来安县水口段加快建设。

南京的企业家、管理和技术人员、医生、教师,或在滁安家,或过上“双城”生活,为两地的合作交流、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滁州与江苏南京等地同饮一江水、共赏一湖景,毗邻地区合作、交流由来已久。近年来,滁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打造跨行政区协同发展产城融合新城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10平方公里启动区建设为突破口,与江苏接壤地区全面开展对接合作,在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其中,针对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两地共同成立开发投资公司,开展产业链招商。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过“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合作机制引进的,成为滁州市第一家晶圆体制造厂、南谯浦口合作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南谯—浦口合作共建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行走在滁州城东36平方公里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绿树繁茂、高楼林立,一栋栋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清澈欢畅的清流河穿城而过,东升邻里中心、苏州公园、鱼尾狮公园、苏州外国语学校等民生项目随处可见。

“经过10年发展,滁州和苏州两地创新合作机制,已将这里从一片荒地打造成为一座产城融合、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成为我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台。”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告诉记者,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营养健康等主导产业,累计引进项目300多个,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一体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滁州市与沪苏浙形成了8条高铁轻轨、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5个内河港口的立体综合交通网。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合新高铁、宁天城际铁路、来六高速、北沿江高速滁天段等不断缩短滁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距离。公交换乘中心、直达公交线、交通一卡通等让两地群众出行更便捷。此外,宁滁两市人民在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医联体建设、合作办学等公共服务方面不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环滁皆产业,从多点开花到链式发展

7月1日,总投资105亿元的中润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16GW大尺寸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开工;7月13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储能项目开工……

进入7月,滁州市光伏产业仍保持强劲的投资势头。该市抢抓“双碳”机遇,依托凤阳百亿吨优质石英砂资源和区位优势,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招引隆基、东方日升、福莱特、亚玛顿、晶科、通威、尚德、阳光电源以及海螺光伏产业园等国内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石英砂开采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边框、封装胶膜、光伏背板、光伏电站等日趋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国11%、21%,占全省60%以上,部分企业的电池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最高功率等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滁州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善用市场逻辑建链、撬动资本力量强链、巧用平台思维延链,通过实施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滁州光伏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从多点开花到集群作战、链式发展的高质量转变。”滁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发明说。

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乐叶2018年1月率先落户滁州,当年年底产品下线。随后,企业不仅两次扩大产能,还积极引进上下游及配套企业,打造滁州光伏产业集群。

滁州市以此为契机,组建专班研究产业政策和方向,全力引进上下游产业的头部企业,利用产业基金和产业链融资等方式进行扶持,并发挥光伏行业协会的作用,举办行业会议、牵线搭桥,逐渐形成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发展高地。

产业强则经济强。滁州构建光伏、半导体、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定期召开产业链链长会、企业家早餐会、双月座谈会,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年考评机制。

安徽康佳彩电生产线。

坚定不移“双招双引”,不断推动滁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近几年,该市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约1900个、百亿元项目近20个,支柱产业在全省份额不断提升,累计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226名。规上工业企业数已达2054家,规上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达8.9%;高新技术企业7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9.2%。

2021年,滁州市共引进八大产业项目346个,占比68.9%,八大产业逐渐形成集聚、集群效应。

城乡大蝶变,从宜居宜业到山水名城

本世纪初,滁城规模40多平方公里,房屋低矮、街道老旧。从2008年开始,滁州市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民生改善,实施大规模城乡建设。其中,2018年以来,滁城和各县城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累计征收房屋130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20个,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超2200个;建成区面积从231平方公里扩展到2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1.9%提升至62.5%,较2008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一大批重点集镇、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其中,滁州主城区累计完成城建投入超千亿元,建成区面积由2008年的44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超100平方公里,以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滁州还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8.6%。目前,该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0公里,在建里程299公里,均居全省第一,通车里程是“十二五”初的1.4倍。

一半山水一半城。滁州市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从宜居宜业到文明生态的“进化”。

该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实施以琅琊山、北古城、南新城、清流河、明湖、西涧湖为品牌的“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建设工程,描绘山水亭城秀美画卷。如今,一座“山在城中,水从城过,园建街边,亭隐林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展露芳华,在给群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滁州在区域竞争中的软硬实力。

宁滁两地在滁河大保护方面坚持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完善滁河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加强滁河流域生态保护。

两市还共同推进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完成17.5公里的滁河风光带绿化景观工程,开展滁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滁河风光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惠及两岸群众。

琅琊山琅琊阁。

改革试验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进入暑期,凤阳县小岗村金昌食府里游人不断,“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乐呵呵地招呼客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回忆起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小院的情景,严金昌仍激动不已。

今日小岗村。

6年来,小岗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农村改革闯出新路子、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如今,我们正以‘百亿小岗’为奋斗目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小岗、美丽小岗、实力小岗、幸福小岗,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样板。”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小岗村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旅游、培训教育、农村电商并驾齐驱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小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6169元增长至2021年的30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220万元。

改革是滁州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市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奋力争当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滁州市先后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改革试验区3项整市试点,承担了56项国家改革试点、90项省级试点。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经验”、人居环境整治“明光经验”等一批改革在全国形成品牌。农村“三变”改革,定远县小型农田水利建管机制改革、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田长制”、南谯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等均探索出有益经验。

滁州市树立改革思维,聚焦抓住关键领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该市还出台全省第一个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与长三角40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186个事项实现全国网上跨省通办。同时,制发“亭城英才卡”,实施“青年人才兴滁”计划,在全省率先启动“千企百校 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云招引活动,并面向全球知名高校招引近100位党政储备人才。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好滁州、投资滁州,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滁州。美好亭城,正开创历史上发展最好、活力最强、创新创业氛围最浓的新时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