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滁州有一套

校地合作、定制育才、快兑政策……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uzhou.gov.cn2024-05-14 08:12来源:半月谈 阅读人次:
字体:打印

位于安徽省东部的滁州市,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2023年,滁州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数均较上年翻番,其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滁州招才引智成效的凸显,与校地合作、定制育才、快兑政策等新探索密不可分。

“校地牵手”攒后劲

2024年1月,由安徽大学主导的新能源电池/光伏载具系统研发制造项目在滁州市开工投产。据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副院长唐曦介绍,这是该院成功孵化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展示了人才与产业、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的巨大潜能。

在位于滁州高教科创城的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先进电力电子与电能转换实验室里,正在搭建新能源电驱系统平台的杨伟业(博士在读)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一直在高校实验室里,来到滁州研究院以后,与企业更近,了解更多企业需求,研究内容与产业实际联系更紧密。”

“这是安徽大学第一个异地办学的研究院。”唐曦说,2023年5月,安徽大学与滁州市深化战略合作,揭牌成立了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校企双方围绕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创新要素对接,加快推动“难题”变为“课题”。

滁州结合资源禀赋,把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与智能家电、新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作为重点人才招引方向。

位于滁州市的安徽科技学院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是安徽科技学院与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在长三角地区建设的专业研究院。2023年,在研究院院长尹雪斌带领下,“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安徽省科技厅认定。随着平台能级的提升,农学、生物技术等各类人才纷至沓来。

“我们坚持以平台聚才、以项目用才,积极打造校地合作平台、科创承载平台。”滁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文芳说,2022年以来,滁州对接长三角22所高校,遴选33名专家教授到产业链办公室和县(市、区)挂职,聘任吉林大学等34所高校为“人才强市合伙人”。

据统计,滁州市2023年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70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6万人,同比均实现翻番。

“产才融合”聚势能

人才工作不能就人才抓人才,必须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滁州坚持以产聚才、以教育才,创新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滁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朱龙说。

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滁州探索实行校企“订单”培养机制,帮助58家企业与13所中高职院校开设“苏滁定制班”“全柴冠名班”等,精准培养急需技能人才3200余名。

作为首批落户滁州的光伏企业,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基本上年年都在追加投资。该公司总经理付德臣说,滁州市主动帮助对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隆基光伏班”,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让滁州隆基成为整个集团公司的重要人才基地。

2022年11月,滁州隆基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光伏工程技术专业共建协议。2023年3月,“隆基光伏班”正式开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具有隆基特色的课程体系。

23岁的刘健宝此前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临近毕业时,了解到学校推荐的“隆基光伏班”。看好新能源行业前景的他,决定报名参加,经过学习和实习之后,目前进入隆基担任技术现场工程师。

目前,“隆基光伏班”在培2024级学生70人,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毕业后1至3年成长为技术现场工程师,3至5年成长为车间主管或高级工程师。

为了强化产学研合作,滁州市还创新实施“校企双聘”,累计选派近百名高校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聘请企业研发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

得益于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滁州市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仅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就达1362亿元,增长56%。同时,全市新增技能人才4.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3万人,同比增长134%。

“四即四享”优服务

周文芳介绍,针对人才政策碎片化、部门化的问题,滁州进行全面整合、迭代升级,构建了以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为统领,以高层次人才25条、大学生和高技能人才18条等专项政策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同时编印《人才政策一本通》,明确办理机构、申报流程,让人才政策容易懂、广知晓、快兑现。

从各种政策宣讲中感受到家乡对人才的渴求,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的“95后”张小洁就业时毫不犹豫入职了家乡企业——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让她没想到的是,2023年购房时申请住房补贴,不到一周时间就发放到手,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带来的便捷不止于此。作为华瑞微引进的高级人才,高立华刚到滁州不久,就获得一张“亭城英才卡”。凭这张卡可以享受交通便利、消费折扣、休闲旅游等服务。

滁州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四即四享”改革,实行上级政策“来文即办、免申即享”,市级政策“随申即审、审定即享”,人才项目“集中评审、评定即享”,会议决策“一事一议、议定即享”,变线下年度集中申报为线上随时申报,兑现周期由过去一年一次缩短至3至7天。

滁州及各县区均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和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建立企业“首席服务员”、高层次人才“助创专员”队伍,帮助企业和人才解决“关键小事”。

在华瑞微总经办主任翁锦烽看来,滁州的人才服务政策丰富、便捷、快速,不仅惠及人才个人,也惠及企业发展,帮助企业稳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们把招才引智作为激发动力活力的核心要素。”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好各项举措,奋力打造长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