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文物“活起来” 文化“火起来”
提起凤阳文化旅游,很多人印象中就是一座皇陵(明皇陵)、一座楼(鼓楼)、一个村庄(小岗村)和一个洞(韭山洞)。今年国庆假期,不论是来凤阳的游客,还是看直播的网友,都能听“晨钟暮鼓”,观乡射礼、冠礼、笄礼、奉茶礼、士婚礼等古老的仪式,还能在小岗村“大包干”签字室旧址昏黄的灯光下,观看情景剧《1978:十八个红手印》。
文物“活起来”,文化才能“火起来”。沉浸式体验,带给游客的不仅是可亲可近的游玩感受,更能激活人们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补上“文化”这堂课
“日出东,照万方,光四表,巳时已至,百业兴旺。”上午9时至11时,巳时,在凤阳县钟楼,大明仪仗队伍从广场而至楼上,唱时鸣锣,昭告万方,后由两名司仪鸣钟九响,城门开启,万户活动。
“日入西,作育养,隐四野,酉时已至,万物休憩。”傍晚17时至19时,酉时,在凤阳县鼓楼,仪仗队伍绕楼一圈,登楼击鼓,九通响毕,城门关闭,宵禁人息。
今年国庆假期,凤阳县重现晨钟暮鼓仪式,展现明中都城的独特魅力。
“晨钟暮鼓”是古时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信号,最早主要是用于传达号令、警示和通知时间。凤阳县依照相关记载的报时内容,结合鼓楼及钟楼现有情况,在每天特定时辰,为游客做演绎活动,报时、击鼓、鸣钟。
“我在北京住了多年,从来没有上过北京的钟楼和鼓楼,今天在凤阳不仅登上了钟楼和鼓楼,还看到一些古代的礼仪表演,对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就像补了一堂文化课。”北京游客周女士难掩兴奋。
在历代帝王庙景区,一场盛大的明代亲王婚礼隆重举行,从新郎出场、新娘出场、迎娶,到牵红、盥洗、三拜,再到入席、同牢、合卺、礼成撒喜,数十名演员的精彩演绎,让在场的游客有种梦回大明的感觉。
从美丽的“新娘”手中接过喜糖,在一起合影留念,嫁到凤阳的法国人菊婷跟专程赶来团聚的母亲和妹妹一道,首次体验了中国古代皇家的婚礼仪式,非常开心。“凤阳安全舒适、美丽整洁、交通便捷,在这里生活也很习惯,最重要的是凤阳很有文化味,国庆期间的各种展示体验活动给我们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菊婷对记者说。
除了明代礼仪展演,明中都景区国庆假期还开展了非遗演出、明礼课堂等特色活动,并增加了印章打卡游帝王庙、游客蹴鞠投壶互动等,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过去游客只知道明文化、朱元璋,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活动可以让游客更深入、具体了解明文化方方面面,也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吸引力。”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赵素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县举办大明文化旅游节、“汉服游园会”集市、中都夜市等活动,全力打造“璀璨凤阳 大明华章”文旅品牌。为了尽可能做到“原汁原味”,县里请教相关专家,并研究明史上的记载,让活动既有还原,也有创新,尊古不复古。“过去的规制不能随便改,专业性才能吸引越来越多明史爱好者、明代服饰爱好者专程来凤阳,赴一场明文化的‘盛宴’。”赵素素对记者说,文旅一定要有根基,凤阳县近几年复建钟楼、大明门、城隍庙等,打造明中都中轴线都是在原址上,且规制尽量还原,包括建筑、彩绘、纹样,都有考究,建筑和布展都是请明史专家反复论证。
乡野也有新玩法
国庆假期,每到晚上六点半,小岗村当年农家景区“大包干”签字室旧址昏黄的灯光下,情景剧《1978:十八个红手印》准时精彩上演。安徽科技学院的8名师生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再现了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历史时刻,生动还原小岗村当年的那一声“惊雷”,展现小岗人为改变命运而勇敢迈出的重要步伐,让现场观众和参与演出的游客亲身感受到改革先锋的勇气和决心。
“上中学时就听过‘大包干’事迹,小岗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党对基层探索的认可和支持,以及一系列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身临其境看到按红手印的一幕,安庆游客姚国兆感慨万千。
为办好“国庆七天乐—和美小岗村”系列活动,小岗村首次在当年农家景点布置了灯光秀,用绚丽的灯光烘托喜庆祥和的农家氛围,打造出小岗文旅新看点。“灯光秀有心型、时光隧道、北极光等20多个造型,凤阳花鼓、淮河大鼓、钱杆子、抽陀螺等凤阳传统非遗节目轮流登场,还有各类美食和特产供品尝、选购,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7000人次。”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栓玉告诉记者。
殷涧镇卸店村毗邻韭山洞和狼巷迷谷两个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穿境而过。村里有个卸店小院,这里古朴斑驳的石头路、石头墙、石头房与干净舒适、现代功能齐全的室内空间,反差巨大又相得益彰;木栈道、仿古景观路灯、紫藤架、小桥流水……与周边区域的山林、花草、田园自然风光浑然天成,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几年前,黄山客商赵志强在这里投资建设了田园综合体民宿项目,并把皖南乡村旅游理念带到了凤阳。“看得见乡景、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卸店小院打破传统民宿度假村概念,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院落,而是敞开怀抱,与自然相融,互衬互映。“民宿周边还配套发展婚纱摄影、露营基地、儿童乐园、户外游乐等项目,实现民俗体验、特色采摘、研学培训、团建活动、旅居康养、休闲度假等多种业态联动发展,逐步提升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赵志强介绍。
览韭山仙境、听蛙鸣鸟叫、住特色民宿、尝生态蔬果、享垂钓野趣……如今,卸店村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乡村旅游,看星星也能成为新时尚。国庆节期间,“一起看星星 一道看风景”第二届江淮分水岭的星空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明中都城遗址公园,除了知名作家和文旅博主的“星空夜话”,星联CSVA星空摄影团队还在明中都城运用手机拍摄到一组星宿大片,展现了这一历史遗址在星空下的独特魅力。
“云”上观景新时尚
如果说历史是一本书,明朝这一章要从凤阳开始读。凤阳县也树立起“一座中都城 凤阳城市魂”理念,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从蚌埠南站的廊道、大厅,到多条高速公路的高炮广告牌,再到过境短信、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乃至响彻海内外的凤阳花鼓的韵律,凤阳文旅的元素总会不经意间进入你的脑海。今年9月29日,“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正式开展,精选了明洪武时期文物300余件套,带领观众重温“洪武时代”大明中都的壮丽气魄。其中,有很多文物来自凤阳博物馆。
“除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线下宣传推介,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扩大凤阳文旅的影响力,让一些来不了凤阳的游客云上观赏、网络参与。”赵素素说。
步入明皇陵,顿感皇家的威严与庄重。陵园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松柏苍翠、古木参天,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陵前神道两侧,石像生排列有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明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明皇陵不仅是朱元璋家族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景区导游一边带游客游览,一边同步直播,满足线上游客的“观景愿望”。
据了解,凤阳县今年尝试线上推介,各景区景点导游、讲解员、工作人员在接待线下游客的同时开展直播。线上游客多,有的表示先听个大概,今后再到现场看,还有的以前来凤阳旅游时对明文化一知半解,通过直播“补课”,加深了认识。
9月30日晚的“明礼中都 喜迎国庆”大明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以及10月1日的活动,均在凤阳文旅抖音直播,当天有数万人观看。今年,凤阳县先后邀请了一批网络红人来踩线、宣传,并通过网络招募志愿者参与展演活动。
今年国庆假期,凤阳县共举办文旅活动27场,开展文旅直播10余次,推出惠民举措6项,发布文旅宣传视频、文案30余个。全县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9.95万人次,同比增长33.2%;A级景区收入739.72万元,同比增长30.8%。
“明文化要做成精品,配套服务设施也要做成精品,才能满足游客需求。当前正积极谋划推进‘大明不夜城’、小岗村研学基地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赵素素向记者介绍,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必须优化全域资源配置,串联提升。如今,凤阳县已成功创建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加快形成“大明文化+旅游”金色游中都、“红色文化+旅游”红色学小岗、“淮河文化+旅游”蓝色走淮河、“地质研学+旅游”绿色亲自然等四色文旅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