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发布日期:2024-01-10 14:31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分享到:

滁州市土壤分为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等4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灰质土、粗骨土、紫色土、砂姜黑土、黑色石灰土等8个土类,20个亚种、65个土属、118个土种。分布划分五大区域。丘陵区土壤上、中部多为石质土、粗骨土、紫色土和黑碎石土,下部为棕色石灰土、鸡肝土和黄棕壤。丘间谷地多为粘盘黄棕壤、马肝土、黄白土等。岗地区上部为白土和澄板土,中部为黄白土和渗马肝土。冲田多为瘦马肝土。沿淮平原区主要是黄潮土、潮马肝土和小面积的水稻土。南部圩区圩心为高位青泥骨土,高处为中位青泥骨土和泥骨土。西部浅洼平原区是砂姜黑土集中分布区。

全市多年平均面降水量为966.4毫米,降水量空间分布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季风影响明显。据实测水文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约200毫米,地表水资源量27亿立方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丰水与枯水年份径流量相差10~100倍。由于地质构造等原因,滁州市地下水资源匮乏,其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且多分布于东南部的平原圩区,只能用作人畜饮用水的补充水源。全市可资利用的外来水源,南部地区可通过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将长江水提引入滁河,供给南谯区、全椒县、来安县沿滁河北岸地带农业用水,以及部分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北部地区紧靠淮河,在沿河设站提引淮河水。

全市兽类12种,分别为草兔、鼠类、狼、獐、黄鼬、狐狸、野猫、小灵猫、刺猬、猪獾、河麂、蝙蝠等,占全省兽类总数的31.3%。其中獐分布于皇甫山、琅琊山等地。全市有两栖、爬行类两栖动物9种,主要种类有中华大蟾蜍、无斑雨蛙、泽蛙、黑斑蛙、日本林蛙、小弧斑蛙、北方狭口蛙、虎纹蛙(黄狗)、青蛙(金铖蛙)。爬行类动物11种,有乌龟、鳖、无蹼壁虎、北草蜥、虎斑游蛇、水赤鲢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王锦蛇、乌梢蛇和蝮蛇等。鸟类15目41科166种,其中留鸟46种、夏候鸟54种、冬候鸟31种、旅鸟29种、尚有6种未知。区系组成划为东洋界。鸟类中,鹭鸟系本地珍禽,有池鹭、夜鹭、小白鹭、中白鹭、牛背鹭、大白鹭和苍鹭等7种,主要分布于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姚洼、弥陀寺、刺洼和张大洼的针阔混交林中;特别是皇甫山自然保护区,每年春末夏初之际,有数万只白色鹭鸟聚集林冠,蔚为壮观。蝶类,有蝴蝶、凤蝶、绢蝶等。其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内特有的珍稀蝶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白肩雕、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鸳鸯、灰鹤、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燕隼、大绯胸鹦鹉、小鸦鹃、短耳鸮、长耳鸮、红角鸮、雕、斑头鸺、鹰鸮、蓝翅八色鸫、白鹇、白冠长尾雉、小灵猫(香狸)、河麂(羊獐)、虎纹蛙(黄狗)等。

全市树种资源丰富,乔灌木414种,包括变种35种,隶属83科187属,竹类有两属17种,占安徽省木本植物科总数的74.1%、属总数的59.6%、种总数的31.4%。其中琅琊山周围20千米范围(内)有树种270多种,草本植物六七百种。古树名木98株。全市属国家级珍稀树种名录的有银杏、刺楸、杜仲、鹅掌楸、醉翁榆、琅琊榆、厚朴、榉树等。全市属省级珍稀树种名录的有金钱松、天竺桂、凹叶厚朴、青檀等。

全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矿种39种,矿床及矿点13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及矿点114处。主要矿种有黑色金属的铁、钛、锰、钒;有色金属的铜、钼;贵金属的金;燃料矿产石油;冶金辅助原料的耐火粘土、白云岩、硅石、石灰岩,铸型用砂;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的岩盐、钙芒硝、重晶石、钾长石、硼镁矿;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石膏、瓷石、黄沙、浮石、铸石、凹凸棒石、玻璃石英岩、天然油石、玉石、方解石、彩石及药物矿石麦饭石和矿泉水等。其中硅石、玻璃石英岩、天然油石,凹凸棒石、铸石、岩盐、钙芒硝、石膏、石油等储量,不仅在安徽省居于首位或是唯一的矿产,部分在华东、甚至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滁州市的优势矿产资源。

(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